大学文化感召力 (A1) 大学文化创新度 (B2) 模式创新(C5) 大学制度生命力 制度保障(C6) (A2) 制度持续发展度 (B3) 制度执行(C7) 大学品牌价值度 品牌学科数(C8) (B4) 教学名师数(C9) 杰出校友数(C10) 大学品牌影响力 (A3) 大学品牌凸显度 (B5) 留学生数(C11) 大学信息吸纳度 信息共享空间(C12) (B6) 教育信息平台(C13) 信息传播(C14) 大学信息素养力 (A4) 大学信息沟通度 (B7) 信息道德(C15) 突出人才显示度 领导魅力(C16) (B8) 社科人才比重(C17) 社科论文发表数(C18) 社科基金数(C19) 大学人才培育力 (A5) 学术成果产出度 (B9) 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C20) 产学研合作度 科技成果转化率(C21) (B10) 大学科技园企业数(C22) 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C23) 大学软实力 (U) 大学社会服务力 (A6) 社会活动贡献度 (B11)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数(C24) 130 大学软实力评价从大学文化感召力、制度生命力、品牌影响力、信息素养力、人才培育 力、社会服务力六向维度出发,并对各向维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逐层分解,二级指标进一步 诠释了大学软实力的内涵。 大学理念传承度(B1):大学理念随着大学发展而进步,其变革历程承载着大学文化的发 展、传承、繁135 荣和升华。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的客观资源,作为“文化软要素”贯穿于大学教 育的全过程,体现了现代大学文化核心之所在;大学文化创新度(B2):文化创新是大学发展 的必然。当前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推进大学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是大学自身 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创新的引擎和动力源泉,能够为学校变革提供重要精神支撑。 制度持续发展度(B3):大学制度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先进的制度能使学 140 校教育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使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合理规范、张弛有度。 大学品牌价值度(B4):大学品牌价值度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大学品牌属于隐性的、无形的资产,需要通过一定载体得以实现,而载体水平及实现程 度越高,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就会越高,学校品牌效应越强,从而其品牌价值也越大;大学品 牌凸显度(B5):大学品牌凸显力是由大学构成的单元对学校品牌的特殊贡献力和品牌营销能 145 力。大学品牌所包含的价值具有高品位、富有个性、具有强大号召力的特点,它对大学教师、 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公众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信息吸纳度(B6):信息吸纳是信息时代基本的生存技能,学校教育质量越来越依赖于信 息技术,信息化促进了学校发展的科学化、系统化和高速化。信息吸纳度体现了大学获取信 息的多样性和深度;信息沟通度(B7):数字信息化社会实现了教育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传播 150 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播过程的自动化。大学信息建设是复杂的管理工程,是政治、经济、文 化高敏感度工作,大学信息化追求高效率、高效益,最终体现软竞争实力。 突出人才显示度(B8):大学突出人才是在科研管理领域卓有建树的优秀人才。大学突出 人才的创新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发其他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软实力建设水 平;学术成果产出度(B9):高校是开展学术活动的组织,学术成果为评判学术质量和学术成 155 绩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大学软实力评价侧重对软性学术成果产出的考察。 产学研合作度(B10):高校和企业等相关组织的合作,不仅可以使高校的科研更符合企业 和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而高等教育机构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更 好地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人才;社会活动贡献度(B11):大学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是协调 统一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的人才,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净化社会 160 风气,推动社会进步;将社会服务理念渗透于教学科研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高校的教学科 研的社会服务功能。 2.3 大学软实力评价观测变量释义 观测变量是大学软实力评价的直接考量对象,也是大学制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参考依 据。在知识信息时代,以大学软实力内涵为依托,从新的视角开发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165 最终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匹配的大学软实力评价框架迫切而重要,大学软 实力评价各观测变量含义解释如下: 历史文化(C1):历史文化代表大学厚重的历史内涵和历史传承。对大学历史文化的考察 内容包括大学建校年代,校史建设与编撰完善程度,以校史陈列馆为基础的校情校史教育工 作,学校文物史料发掘、整理、利用和保护力度等。历史文化分三个等级水平,分值区为优 170 秀[0.8,1]、良好[0.5,0.8)、一般[0,0.5),评审人员根据大学实际情况,选择所处的等级区 间填写对应分值;大学形象(C2):大学形象反映大学文化符号在学校师生及社会公众中的影 响力。对大学形象的考察包括学校校徽、校歌、校旗、校训、校标等文化形象标志系统建设 情况,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升旗仪式等重要典仪、大型活动的规范性等。大学 形象仍分为上述三个等级水平,如果学校形象个性突出,文化标识统一协调、富于内涵则评 价分值较高;文化活动175 (C3):文化活动变量考察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教职工活动中心、 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和校园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情况,学校图书馆、体育馆、 科技馆、校史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和校内文化园地的使用频率等。文化活动采用三级评分标准, 由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 思想创新(C4):思想创新是对大学办学理念创新和发展战略创新的考察。办学理念创新 180 是大学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总和;发展战略是大学自身发展的目标 和战略实施的总体部署。思想创新仍为三个等级,只有以创新办学理念为大学的发展注入生 机和活力,以特色创新战略赢得现代大学竞争优势才能取得较高的分值;模式创新(C5):模 式创新是对领导模式创新和教师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考察。领导模式创新体现在大学领导能 够在领导方式上增加决策透明度,扩大校内民主,平衡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权利;教师资源 185 管理模式创新体现在通过创新管理,将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带到大学组织中,人员素质不断 加强。资源要素创新评分方法与上述等级评分方法一致。 制度保障(C6):制度保障是观测大学制度是否完整、全面的变量,也从侧面考察大学制 度改革是否拥有优越于其他院校的能力,反映大学制度改革的领先性。制度保障采用三级分 值水平,主要参与评判对象为校内与大学制度相关性较强的师生,分值较高说明大学制度健 190 全,制度在大学办学、治校过程中具有领先导向、约束规范作用;制度执行(C7):制度执行 力度直接反映了师生对学校制度执行力的评价。制度执行满意度采用三级分值,师生参与评 价的大学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满意 的制度执行力表现为大学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民主管理,制度强调科学、符合国 情且与学校发展相适应。 195 品牌学科数(C8):大学以学科品牌建设而闻名,以学科优势聚集和培养人才,以学科特 色赢得竞争力。品牌学科中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每所大学都有其突出的学科优势,经 过多年积累,最终形成强势品牌。品牌学科数由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点数量加总得出;教学名 师数(C9):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师资力量对大学发展功不可没。教学名师 数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学术称号获得人数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社会力量 200 设立的全国性奖项获奖人数统计加总而得。 杰出校友数(C10):杰出校友是衡量高校人才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校友的杰出表现是对 高校树立品牌、获取更多资源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支持。杰出校友数由大学培养的杰出 政治家、杰出企业家和院士最具代表性的三类杰出人才数据为基础,经过统计加总得出;留 学生数(C11):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品牌价值的直接体现,高比例的外国留 205 学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外国留学生是大学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国际影响观测 变量由外国留学生数量经过统计加总得出。 信息共享空间(C12):图书馆是培育大学信息素养的最佳场所,实现信息素养与大学生学 习的融合。信息共享空间考察包括大学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检索与获取方式便捷程度,是否 能利用本地信息资源从全球信息环境中查找传递信息,是否能有效利用馆际互借或其它文献 210 服务共享本地信息资源等。信息共享空间采用三级评分,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教育 信息平台(C13):教育信息平台主要评测信息体系建设情况,考察包括学校网络教育、远程教 育平台信息完备度、内容丰富性;多媒体教室具有设备先进,操作简便的条件,能够满足高 速信息化教学需要。教育信息平台评测采用三级评分标准,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评价。 信息传播(C14):信息传播考察内容包括大学电视台、广播、校报、校园网等学校传播体 系规划与建设情况215 ,校园媒体栏目涵盖内容及对外开放程度,校园媒体内容传输与更新速度 和社会媒体对大学的关注等。信息传播采用三级评分,由评审专家或社会公众参与评价;信 息道德(C15):信息道德是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包括学校能够遵守法律、伦理道德,存 取有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各类信息,不泄密、不侵犯隐私、不危害网络安全;遵循科 技行为规范,不窃取、不篡改实验数据,不捏造知识产品。信息道德采用三级评分标准,由 220 评审专家或社会公众参与评价。 领导魅力(C16):领导在大学发展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魅力考察包括领导的 凝聚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应变能力等,体现为领导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激励全 体师生,是否善于塑造信任、理解的沟通气氛。领导魅力采用三级评分标准,由全校师生参 与评价;社科人才比重(C17):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建设社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