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软实力评价体系与方法 何海燕1,林波2* 作者简介:何海燕(1963-),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组织系统设计与评价. E-mail: hehaiyan@bit.edu.cn (1.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1; 5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大学软实力是高校加速发展的核心能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软实力是大学发展的关 键,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评价是大学软实力建设的前提,在界定大学软实力内涵的基础上, 明确了大学软实力评价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作用;通过对大学软实力评价基础理论的梳理,分 析了影响大学软实力建设水平的多层次因素,并遵循相应原则,建立了包含大学文化感召力、 10 品牌影响力、制度生命力、信息素养力,人才培育力和社会服务力在内的大学软实力评价指 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形成了大学软实力的整体评价框架,研究结果为高校及时获得战略选择 方向,提升大学软实力水平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教育管理;大学软实力;社会服务;评价体系 0 引言 20 世纪90 年代,西方学者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1-2],带动了全球软实力研究 35 的热潮。尽管软实力研究范围被学者们不断拓展,但目前仍然缺少关于大学软实力的专门论 述,而对其评价更少之又少。由于约瑟夫最初的观点是从国家软实力角度展开的,因此国外 软实力研究大都基于国家层面[3-5],对于微观主体的软实力研究在国内较为广泛。在城市软 实力评价方面[6-8],学者们主要关注城市历史传承性、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和信息建设情况等; 而企业软实力评价[9-11]则注重展现软实力对硬实力的驱动作用,强调人和信息在软实力中的 40 价值。早期学者从概念层次提出大学软实力评价框架[12],但并未真正建立评价体系及模型; 后期学者在此基础上,尝试从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整合力和辐射力五个方面构建 大学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13],形成了大学软实力评价体系雏形,由于数据项目繁多,大学 软实力评价体系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国家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 求,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建校100 周年讲话中,也表达了大学作为软实力建设的前沿阵地,将 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思45 想。有效提升大学软实力水平,需要有的放矢地制定大学政策和战 略,为此建立科学的大学软实力评价体系,并据此快速整合和开发大学具有竞争力的优势资 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大学软实力内涵及特点 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组织软实力,表现为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和引导 50 力[14-15],它通过软性、无形的力量赢得尊重和获得认同,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公众、政 府乃至竞争对手,使被影响者的思想意识及行动按照大学所倡导的文化与理念发展。大学软 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学校文化、制度、品牌、信息、人才和社会服务 各个层面,大学软实力功能作用见图1 所示。 55 图1 大学软实力功能作用图 Fig.1 Function diagram of the soft power for universities (1) 文化感召力是大学软实力的灵魂。大学文化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依赖于后天的创造 60 和积累。文化感召力依托大学文化要素,对大学发展具有引导、渗透和影响作用,大学文化 体现在两个层面,价值层大学文化通过大学精神、理念、校训来表现;实践层大学文化通过 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来表现。大学文化是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所在,重视文化建设, 不断为学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引导性和前瞻性的大学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大学 的快速成长与长久发展。 65 (2) 制度生命力是大学软实力的基础。制度因大学行为规范管理要求而产生,合理的制 度是大学良好运行的保障。大学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够依据大学发展目标做出阶段性的 调整。大学制度生命力是制度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的能力。优秀的大学应当拥有 符合现阶段国情、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民 主管理,强调学校运行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大学制度在办学、治校过程中 70 的导向、约束和规范性作用。 (3) 品牌影响力是大学软实力的旗帜。品牌影响力是使用非强制性手段感染和改变社会 公众思想及行为的能力,公众对品牌的满意程度能够影响大学未来的发展。大学品牌影响力 从大学内在的学术性职能出发,着重强调大学的社会超越性和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责任感。 国内: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国际:扩大国际影响,提升教育地位 表象 要素 品牌影响力 基础 要素 制度生命力 传 导 要 素 信 息 素 养 力 要素 内核 文化 感召力 发展 要素 人才培育力 集成 要素 社会服务力 在品牌影响力作用下,大学能够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精神,彰显大学核心竞争能 力。大学应自觉构建独特75 的文化传统、精神品质和自我形象,提升社会公众对大学品牌的认 知程度,使大学软实力在全社会公众信任和公众支持的良好氛围中不断提升。 (4) 信息素养力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信息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教育要素。大 学信息素养力体现在大学在全球开放的教育环境中,自身所拥有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 术与外界交流的能力。大学信息素养力是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物质媒介,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 80 体现在学校对外信息交流频繁,信息传播体系规划与建设完善,信息内容丰富多彩且信息更 新速度快。通过大学信息素养力培育,大学有条件借助高速信息网络和多方位信息宣传渠道, 在广阔范围内推广学校品牌。 (5) 人才培育力是大学软实力的载体。人才培育力是大学对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能 力,大学人才包括教师(含校长)和学生。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输入各类人才和实现科学 85 技术知识增值,校长对大学的发展方向具有科学把握、准确定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学人才培 育力中,大学校长应具备领导、指引团队去实现组织目标的综合能力。大学人才培育状况是 大学快速发展的关键,在校长充分的领导魅力带领作用下,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发展能力 得以提升,产生1+1>2 的人才培养效应。 (6) 社会服务力是大学软实力的目标。大学服务社会职能伴随着科技、经济发展的日益 90 结合而产生,大学社会服务力反映了大学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体现了大学责任与使命。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发展大学服务经济的社会功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职责 中,提供高水平科研服务,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 果转化是高水平大学的首要职责,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大学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社会 发展中来,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 95 大学软实力建立在大学硬实力的基础之上,并依托大学各项实体资源而存在,它与大学 硬实力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大学软实力在大学内部体现为大学的凝聚力和创造 力,在外部则体现为渗透力、说服力和吸引力。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大学硬实力和软 实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大学跨越发展。 2 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0 大学软实力是具有发展性和动态性的复杂系统,为了客观地评价大学软实力,清晰观察 大学在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探索大学软实力的提升路径,必须设计科学 完整,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大学软实力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大学软实力遴选指标要紧紧围绕大学软实力评价目的,与大学软实力无关的指标不纳入 105 其中,真正做到所选指标全面简洁、重点突出。建立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符合统 计学规范,而且要特别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一方面从软实力的外在表现反映大学核 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发掘大学软实力的深层次内涵,从而指导大学选择阶段性战略,实现 大学持续发展的目的。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尽量减少 110 指标之间概念上的重复,并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准确描述大学软实力差异情况。 (2)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适应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水平,反映大学软实力的客观实际情况。遴选的指标要遵循严格程序和评选标准,且指标繁 简适中,便于操作;确保被选择的指标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既可以实现大学软实力在时间 序列上的动态比较,又可以实现不同大学软实力在相同时间点上的横向比较。 115 (3) 普适性与特殊性原则。大学软实力评价过程中,需要对指标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进行 权衡。为了便于不同大学的比较,需要选择对各大学均具有普遍意义的指标进行评价;但实 践中由于大学定位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选取个别能够明显体现软实力差异化的指标表明不同 类型大学软实力建设的侧重点。 (4) 导向性和发展性原则。大学软实力评价目的在于引导被评高校客观地把握本校特 120 色、竞争优势和发展劣势,鼓励被评高校有针对性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特别是向 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此外,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必须具有发展性,即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便于后期评价指标能够随着学校发展进行快速调整更新。 2.2 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软实力评价体系是层次化的有机整体,遵循大学软实力评价体系建立原则,结合我 125 国大学现阶段发展实际,采用“金字塔”式结构,建立包括共计11 个二级指标,24 个观测变 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Tab.1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oft power for universities 评价对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观测变量 历史文化(C1) 大学形象(C2) 大学理念传承度 (B1) 文化活动(C3) 思想创新(C4)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