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与学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和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 培养模式,通过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打牢专业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能力,通过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提 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通过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综合素质等,全面提升 130 人才的培养质量(见图1)。 通过该模式的培养,打牢该专业学生的基础与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 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精神,实 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要求对接,成为企业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工程能力的工 程技术人才,破解我校在此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和相关企业招聘难同时存在的怪圈。 135 图 1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图 4 工程哲学视眼下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 140 目标,密切影响着我国现代工程建设和新型工业化步伐,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 须在工程哲学的指导下,依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 4.1 以人为本原则 工程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 展观的核心,其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 145 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工程主体的素质结构与创新、实践能 力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因此,工程教育要顺应现代工程特点,依据学 生个人特点与潜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潜能,将以人为本原则落到实处。 4.2 实践性原则 工程活动过程就是工程实践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开展的过程工程创新离不 150 开工程实践,任何创新能力都是在实践中习得的。工程教育源于实践而最终又要归于实践, 重视实践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5]。但我国高校重理 论轻实践现象长期存在,扩招后高校实践环节更是有所削弱。因此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功能, 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强化实验与实习环节。其二,大力推进创新基地建设。其三, 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其四,丰富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 155 4.3 教研结合原则 工程活动是技术的系统集成,也是非技术因素的集成。随着现代工程活动时间与空间维 度的不断拓展,它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愈来愈大,其非技术的集成性日 益成为工程界、哲学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我国高校强调知识传授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刻板 单一的课程结构与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工程科技的发展要求,亟需通过课程体系与 160 教学方法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教研相长,人才培养与 科技创新相得益彰。一是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二是推行研究性教学方法。三是加 强大学生科研训练。 4.4 激励性原则 学生创新能力与其创新个性品质密切相关,只有有效地调动积极的创新动机、激发创新 165 兴趣和热情,才能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发挥。可见,激励措施在创新个性品质的 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人的激励问题作过专题研究,认为,对 一个人的能力发挥而言,施以激励与没有激励相比其间幅度差距达60%。高校不仅要将激 励机制贯穿到教学双边互动过程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问难,还要在学生评价和实践创 新活动中坚持激励性原则。 170 4.5 开放性原则 全球化已广泛渗入到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工程 的每一个方面。现代工程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征,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考虑全球化背景。 工程教育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 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动力与活力机制,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型、开放性现代工程人才。 175 5 结论 创新是强国富民的一个重要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创新设计教育中,要增强学生创新的紧 迫感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欲望,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感,认识到“创新就在每个人身 边”,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在创新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处理好学好知识、打牢基础与培 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辩证关系。 工180 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直接决定了工程技术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决定了国家的工业竞争 力。现代工程呈现出的诸多新特点对未来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特别 强调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以开展广泛的工程创新活动[6]。高等工科院校是培 养未来工程师的主渠道,担负着为我国大规模工程建设输送大批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实践能 力的新世纪工程人才的历史使命。因而从工程哲学角度,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 185 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余道游. 工程哲学的兴起及当前发展J]. 哲学动态,2005(9):71-75 [2] 李伯聪. 工程创新是创新的主战场[J]. 辽宁科技参考,2006(6):45-48 190 [3] 杜祥琬. 对工程哲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5(2):12-19 [4] 丁笑炯. 探索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4(5):35-39 [5] 陈礼达. 深化教学研结合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J].中国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7):23-28 [6] 陈宝泉,杨晨光. 如何培养好未来的工程师[N].中国教育,2004(35):37-39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代发论文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代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