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以广州地区高校为例
【摘要】 近年来,各地高校为了拓展教学空间、克服教学资源短缺和改善教学模式纷纷组织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各类网络课程日益增多,而承载这些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进入了教育科学的研究范畴。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资源的共享、网络教学环境的构建和教学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但是其应用成效从总体上来说参差不齐,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目前关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的视角,没有将其应用过程作为完整的系统来看待。因此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将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以发掘影响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典型的网络教学平台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制定了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应用体验出发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问卷和访谈提纲并进行了调查研究。再次,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影响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的因素,并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发掘。最后,根据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对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案例的解读,从教师和学生能力要求、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整合和平台功能完善等方面提出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应用成效;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摘要 5-6
ABSTRACT 6
目录 7-11
Contents 11-15
第一章 绪论 15-20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5-17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7-18
1.2.1 研究意义 17-18
1.2.2 研究目的 18
1.3 研究方案 18-20
1.3.1 研究思路 18-19
1.3.2 研究方法 19-20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0-36
2.1 网络教学平台的界定与发展 20-24
2.1.1 网络教学平台的界定 20-22
2.1.2 网络教学平台发展 22-24
2.2 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与功能 24-27
2.2.1 国内外研究概述 24-26
2.2.2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的设计与开发 26-27
2.3 网络教学平台的测量与评价 27-31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8-29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9-31
2.4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31-35
2.4.1 以网络教学平台本身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 32-33
2.4.2 以网络教学平台在特定地区或类别高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33-35
本章小结 35-36
第三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36-44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6-37
3.1.1 分布式认知的基本观点 36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分析 36-37
3.2 认知弹性理论 37-38
3.2.1 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37-38
3.2.2 认知弹性理论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分析 38
3.3 情境学习理论 38-40
3.3.1 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9
3.3.2 情境学习理论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分析 39-40
3.4 传播理论 40-43
3.4.1 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 40-41
3.4.2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 41-42
3.4.3 贝罗的“SMCR”传播理论 42-43
本章小结 43-44
第四章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的评价指标探索 44-54
4.1 CARNet 评价指标体系 44-45
4.1.1 CARNet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4-45
4.1.2 CARNet 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45
4.2 Edutech 评价指标体系 45-46
4.2.1 Edutech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5
4.2.2 Edutech 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45-46
4.3 EduTools 评价指标体系 46-47
4.3.1 EduTools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6
4.3.2 EduTools 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46-47
4.4 网上教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47-48
4.4.1 网上教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7-48
4.4.2 网上教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48
4.5 《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 48-49
4.5.1 《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的特点 48-49
4.5.2 《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的不足 49
4.6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49-53
4.6.1 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50-51
4.6.2 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51-53
本章小结 53-54
第五章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54-95
5.1 问卷的制定 54-57
5.1.1 问卷的修订 54-55
5.1.2 信度、效度的分析 55-57
5.2 教师角度的分析与探讨 57-71
5.2.1 教师的基本情况 57-58
5.2.2 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58-62
5.2.3 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 62-65
5.2.4 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角色 65-67
5.2.5 网络教学平台的可靠性与技术性 67-71
5.3 学生角度的分析与探讨 71-84
5.3.1 学生的基本情况 71-73
5.3.2 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内容设计 73-77
5.3.3 学习支持服务 77-79
5.3.4 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角色 79-81
5.3.5 网络教学平台的可靠性与技术性 81-84
5.4 访谈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84-89
5.4.1 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84-86
5.4.2 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86-89
5.5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影响因素的总结 89-94
5.5.1 网络教学活动主体对网络教学环境的熟悉程度较低 89-90
5.5.2 教学资源的质量建设落后于数量建设 90-91
5.5.3 教师表现滞后于学生需求 91-92
5.5.4 网络教学脱离课堂教学 92-93
5.5.5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与师生需求功能的差异 93-94
本章小结 94-95
第六章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95-109
6.1 因子分析 95-97
6.1.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95-96
6.1.2 统计量含义 96-97
6.2 教师角度的分析 97-103
6.2.1 基本分析结果 97-100
6.2.2 因子旋转 100-101
6.2.3 公因子分析 101-103
6.3 学生角度的分析 103-108
6.3.1 基本分析结果 103-105
6.3.2 因子旋转 105-107
6.3.3 公因子分析 107-108
本章小结 108-109
第七章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成效的提升策略探讨 109-117
7.1 增强网络教学活动主体与网络教学环境的契合度 109-111
7.1.1 策略概述 109-111
7.1.2 案例研究 111
7.2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把质量建设与数量建设结合起来 111-113
7.2.1 策略概述 112
7.2.2 案例研究 112-113
7.3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要与学生需求联系起来 113-114
7.3.1 应用策略概述 114
7.3.2 案例研究 114
7.4 加强网络教学的课程整合 114-116
7.4.1 策略概述 115
7.4.2 案例研究 115-116
本章小结 116-117
第八章 结论 117-119
8.1 研究结论 117-118
8.2 研究创新 118
8.3 研究局限 118-119
参考文献 119-12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23-124
致谢 124-125
附录 125-142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