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网:本站代理期刊可作为职称及学位评审依据;并代写(职称、本科、硕士、博士)论文,代写代发论文一条龙服务;保证原创,保证质量,100%通过,保密服务

学术文化网

重点推荐省级国家级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EI、SCI发表,稳妥操作,速度快,包发表。有意向联系客服咨询。
论文代写:十年专业服务品质,全部由期刊编辑、硕士、博士撰写;保证原创、版权归您;保证通过、否则全额退款。代写论文申请表
论文发表:与百家优秀期刊合作,代理审核组稿,论文发表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全部正刊,保证出刊,否则全额退款。代写代发论文申请表
业务合作: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优秀写手合作,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另诚征优秀期刊代理合作,具体详谈。QQ:415835425 代写论文写手申请表
当前位置: 主页 > 哲学论文

马克思关于哲学、哲学史的独特主张

[摘 要]  对马克思而言,哲学和哲学史作为一种学科规定的相对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可以有多个哲学思想,但有且只有一门哲学。因此,必须从哲学、哲学史传统上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使国内外学者深感困惑的马克思哲学是如何蕴涵“实践”的?有一些学者以为,只要是哲学中的“实践”,其本质就应该是理论形态的;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实践”即感性实践。于是,在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两种不同意见达成了一致。但是,无论是“实践检验真理”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不是马克思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对马克思来说,“实践”必须从整体上理解,从完成和实现的意义上理解,因而,对“实践”来说,没有哲学的环节便是不完整的。同理,对哲学来说,没有“实践”的环节也是不完整的。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哲学史 实践

一、一个哲学,一个哲学史

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哲学并不是在“哲学”上被理解的,而是在“很杂”的意义上被理解的。这当然也有其合理性的原因,但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理解:无论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几乎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比起真正的哲学史来内容上有太多的“溢出”,里面“参杂”了太多的“非哲学”的、“哲学之外”的东西。于是,有两个问题经常被“拷问”:一个是,马克思有哲学吗?马克思算不算哲学家?特别是,马克思说的“消灭哲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另一个是,马克思如果有哲学的话,他的哲学与传统哲学究竟有什么不同?他的哲学革命究竟是哲学体系内的对哲学的哲学革命,还是在哲学体系外的对哲学的非哲学革命?一般说来,马克思自己最在乎的是《资本论》,在与恩格斯及其他友人的通信中,马克思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担心,他十分害怕自己会在没有完成《资本论》之前死去。马克思明确说,这个工作除了他之外无人能够胜任。这与恩格斯在马克思死后的说法基本一致。但这一切更加重了人们对其是否有哲学的疑问,同时也加重了人们对马克思似乎对哲学存有某种偏见的猜想,特别是加重了人们对其哲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困惑。于是,对熊彼特而言,马克思应该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大经济学家之一;①对萨缪尔森而言,马克思根本算不上是严格的经济学家,而应该属于哲学家。②

也许这正是马克思让人产生困惑的原因之所在: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他写的许多东西太过庞杂。这种庞杂对于一般人造成的困惑可想而知,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断言要搞清马克思的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也曾深深困扰过第二国际的领导人。柯尔施就谈到,第二国际的领袖们无论如何都很难跟上马克思的思路。但对另一些学者如美国的胡克来说,问题也许并不那么严重,对他来说,尽管马克思的理论存在表述和理解上的双重困难,但意图总体上还是可以搞清楚的。③这种见解也被罗素用在了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上,对罗素而言,不仅马克思的代写论文思想和理论是庞杂的,就是其哲学也是庞杂的,由于此点,在马克思哲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对马克思哲学理解上的片面。④但是,无论马克思写的东西多么庞杂和赋有内在冲突的张力,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他写的是哲学,那就应该是哲学,而不是也不可能是非哲学。一方面,既不能把马克思写的所有东西都统统归入哲学———马克思自己就明确说明,他写给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文章,不仅算不上哲学,也可能算不上“理论”,因为他在给友人的通信中反复抱怨:为了稿酬,自己不得不写大量“应景”东西浪费时间和精力,根本不能从事真正理论的、哲学的写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不同而把马克思哲学理解成不同的另一种哲学(就学科而言)。萨特实际上也被哲学的这种一与多的关系所困扰。⑤如此,我们就必须回到哲学的老路上,回到传统的哲学之路上,那条路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了,恩格斯说,古希腊哲学是一切哲学的萌芽,后来一切哲学都是古希腊哲学的进一步发展。黑格尔说,谈到古希腊,我们就有一种家园之感。对哲学来说,这是丝毫不错的。那条道路的大门巴门尼德已经开启了,巴氏再明确不过地表明:是者是,不是者不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条道路。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的区分。后来我们在《圣经》中也能看到这样的说法: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⑥这是有一定根据的。所以黑格尔在《哲学全书》中开篇就讲,哲学与别的“科学”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是哲学没有具体对象,如果非要说哲学有对象,只能是关于上帝,即关于真理。在这方面,宗教与哲学是相同的。⑦恩格斯曾经将此话用于指称形而上学。这涉及到对古希腊一个词(εστιν)的理解。英文一般都译作it is,有的译作being。”⑧过去一般译为存在、在、实体、本体、有等,但都不能真正体现这个词的复杂性。至少在两个方面的意思是上述词汇不具备的:一方面,“是”关注的是产生的第一原因、第一原则、第一内在关系性;另一方面,“是”关注的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一个工匠制作了一张圆桌,我们当然可以说圆桌在、有圆桌、圆桌是实体,但圆桌是否圆、有多圆等许多关于“是”的问题则显然没有表现出来。我们说哲学具有批判性,是从哲学一开始就具有的,这是哲学的一个内禀性。

因此,当恩格斯说古希腊哲学是一切哲学的萌芽、一切哲学都是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时,也就同时指明了一切哲学、包括马克思的哲学都是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如此,也就自然将哲学与思想、理论等区分开来。海德格尔高度认同尼采的一个判断:哲学家是稀有植物,他们有且只有一个思想、一个理论,就是关于那个“是”的思想和理论。⑨当葛兰西说可以有多个哲学以及人人都是哲学家时○10,我们明显看到了这种冲突,因为并不是人人都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究。

这个问题所关注的正是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对此有个明确说明。从那时到现在,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质疑就不曾断过,不少人试图用别的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来取代这个基本问题,有人想用实践来取代之,有人想用人的问题来取代它,不一而足。相比而言,还是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没有离开古希腊哲学开辟的哲学路线,恩格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方人,当然更知道哲学的这个传统。

二、哲学史:主体如何被说出来

既然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是”的问题,那么我们所处的世界当然就被“理解”成是由于这个“是”或这个“第一是”(primary being)而“是其所是”的,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哲学上,这个第一原因是如何被发现并被表述的。在日常经验中,如果真实存在的只是现实世界本身,其他的一切意识不过是“意识到”的“存在”或“是”,只不过是现实本身的影像、映像,那么表述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语言、语法及各种意识形式也就无足轻重了。但是,只要你谈到意识形式,谈到哲学,那么你就必须按照它自身的规律来谈。这就要求你的意识形式、你的哲学必须符合自身语言、语法的规律与逻辑,特别是你要符合对应的现实本身的位置、秩序、状态等。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这一点完全颠倒了我们日常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我们后面将谈到,他认为“从具体到抽象”这“第一条道路”是不正确的。然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哲学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从语言上说,我们最常见的话语结构就是主宾加系词“是”,维特根斯坦说得对:这种结构本身就是排除主体的方法。一旦我们说主体“是什么”时,主体就已经被宾词所规定了。所以,哲学上最早的解决办法是只说“它是”( it is),而不说“它”究竟“是什么”(what is)。巴门尼德就是如此,他试图用“它是”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它”本身需要说明,且仍然未能摆脱“是什么”的约束和规定。其后,笛卡尔(我)、费希特(自我)都提出了各种办法,但“是什么”的约束和规定仍然没有去除。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一般认为,他开始了真正的“转向”,在《费多》篇中他谈道:“我在年青的时候,曾很热情地追求过人们称作‘自然科学’的知识。……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人在读一本书,他说是阿那克萨哥拉写的,书上说,心灵整规万物,是万物的原因。我很喜欢这样的说法。……但是当我读到他事实上并未用心灵来解释事物秩序,而仍把它归因于气、以太、水这类东西时,我的热望终于破灭。”○11但是,苏氏的解决实际上仍然不是“哲学”的而是“哲学之外”的。现实的我、我的心灵当然是现实主体,但如何在哲学中表达,仍然是个谜。

这也引发了与主体性相关的另一个问题:运动何以可能(主体的一个主要属性)?在哲学上,这实际上变成了运动表达如何可能?“芝诺悖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运动如何描述?结果难倒了所有人。第欧根尼只好用“走来走去”作为答复,但这却根本不是所期待的答案。马克思认为,只有到黑格尔时才真正得到了说明。海德格尔也认为,哲学史在黑格尔那里才得以完成。黑格尔在语言描述上终于克服了以往哲学的局限,通过实体即主体和主体即实体的方式,黑格尔成了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把主体“说出来”的哲学家。在这之前,实际上主体只能是上帝,哲学史一如一切其他所有意识形式的历史一样,都是“神说”、“上帝说”,以适应现实历史的所谓神创性。虽然黑格尔并没有用自我意识取代“是”或“总是”(绝对精神),但实际上自我意识成了真正现实的主体,成了实际操作的主体。

这个问题一解决,接下来的一切就较为简单了,黑格尔顺利完成了哲学史。黑格尔在哲学上从“是”的范畴通过“推理”自然过渡到了“自我意识”的范畴,进而又从“自我意识”的范畴回归到了“是”(绝对精神)的范畴,“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肯定)开始了自然、自在的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外化、实践化、异化的过程(否定),直到人的出现,由于有了自我意识,从而才真正有可能意识到“是”,从而自觉、自为回归(否定之否定),只有经过正、反、合意识到的“概念”、“绝对理念”、“绝对精神”,才是对“是”的真正理解,从而回答了柏拉图说的人们都“熟知”那个“是”但对“是”却根本没有“真知”的问题。所以,黑格尔特别强调“熟知”与“真知”的区分。有没有这个区分,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这个正反合的环节,而有了这个环节,才能算是“完成”的。
学术论文网Tag:

本站郑重声明:
  1、我们与数十所知名高校博士强强联手,保持常年稳定合作关系,论文质量更有保证;;
  2、写作领域涉及所有专业,实力操作,出稿更快,质量更高,通过率100%;
  3、所有代写文章,全部原创,包检测,保证质量,后续免费修改,保证通过;
  4、信誉实力服务,专业代写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成熟操作;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服务承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