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和它的哲学基石是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可以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有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产生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仍处在形成过程中。本文的主旨是概括和分析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初步比较他同另一位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具体内容上的异同,以期突出福斯特的思想特征,及通过比较初步揭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导言和第一、二、三、四章。 在导言里,本文指出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及消费文化的盛行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有关自然和社会及其关系的思想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源泉.在导言里,本文还简介了北美特别是美国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及它们反映出的共性特征与二十世纪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差异。在导言的后半部分简单介绍福斯特的研究活动及其学术背景。 根据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哲学——梳理和重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环境社会学——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现实批判——资本主义同生态的关系。相应地,本文用三章篇幅来揭示福斯特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思想内容。 第一章 主要分析第一个方面。福斯特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入手,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来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那里,通过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分析,福斯特认为伊壁鸠鲁的以自然来解释自然,排斥目的论、决定论和还原论并且有进化论色彩的唯物主义深深地影响了处于黑格尔主义时期的青年马克思,福斯特认为尽管马克思后来较少论及伊壁鸠鲁,但他相信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思想已内化到了马克思的思想中。这构成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中的认识论层面的内容。紧接着,福斯特分析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本体论唯物主义的影响:自然的存在本质及自然是人的基础。然而这种具有生态内涵的生态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要等到马克思研究了政治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特别是当时的李比希的化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才真正地完成,完成的结果不仅以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现出来,而且以唯物主义的
【关键词】 约翰·B·福斯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 自然; 物质; 变换;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
导言 11-30
一、什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1-15
二、与二十世纪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区别 15-17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代表及其特点 17-20
四、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及其哲学路向和问题 20-27
五、对本文研究对象和叙述方式的说明 27-30
第一章 生态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 30-59
第一节 自然与唯物主义 30-51
一、唯物主义的重新解释 31-44
二、对自然的理解 44-48
三、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含义 48-51
第二节 自然—社会观 51-59
一、生存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一般作用 52-54
二、劳动进化理论(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论) 54-59
第二章 建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 59-85
第一节 重新阐发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 59-70
一、第二次农业革命与物质变换概念的提出 59-65
二、物质变换概念的自然内涵 65-68
三、物质变换概念的社会内涵 68-70
第二节 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和可持续性发展观 70-80
一、物质变换裂缝——自然异化及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70-75
二、消除自然异化:走向可持续发展 75-79
三、消除社会、人的异化: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79-80
第三节 建构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当代意义 80-85
一、环境社会学的古典基础 80-83
二、与当代农业的关系 83-85
第三章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 85-108
第一节 生态危机的界定 85-91
一、生态危机的时间尺度 85-89
二、续存问题 89-90
三、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 90-91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91-100
一、自然资本化的悖论 91-96
二、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的谎言 96-99
三、资本主义的反生态的四条法则 99-100
第三节 环境革命—第三次人类革命 100-108
一、环境革命的端倪 100-103
二、社会正义运动和环境正义运动的联合是解决之道 103-108
第四章 论辩、评价及意义 108-134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的奥康纳阵营 108-122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辨析 108-109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旨 109-119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 119-122
第二节 奥康纳阵营与福斯特阵营的论辩 122-128
一、论辩的源起 122-123
二、论战的展开 123-128
第三节 评价及意义 128-134
一、评价 128-130
二、意义 130-134
附:国内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 134-149
参考文献 149-154
后记 154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