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网:本站代理期刊可作为职称及学位评审依据;并代写(职称、本科、硕士、博士)论文,代写代发论文一条龙服务;保证原创,保证质量,100%通过,保密服务

学术文化网

重点推荐省级国家级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EI、SCI发表,稳妥操作,速度快,包发表。有意向联系客服咨询。
论文代写:十年专业服务品质,全部由期刊编辑、硕士、博士撰写;保证原创、版权归您;保证通过、否则全额退款。代写论文申请表
论文发表:与百家优秀期刊合作,代理审核组稿,论文发表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全部正刊,保证出刊,否则全额退款。代写代发论文申请表
业务合作: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优秀写手合作,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另诚征优秀期刊代理合作,具体详谈。QQ:415835425 代写论文写手申请表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治论文

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城镇化仍严重滞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相对缓慢,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没有冲破。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也不利于全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目标:即“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呢?城镇化实质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民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到这支大军中的人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调研,农民工流动转移的数量逐年增加,2005年为1.26亿,比2004年增长5%;2006年为1.32亿,比2005年增长4.76%。如果按照外出务工的农民工80%进入城镇,50%跨省流动计算,那么现在进城农民工为1.056亿,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约为6600万。而出现在城市的大量农民工,是率先走出农村的一批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城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立足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将大量的农民工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镇就业,将农村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镇居住。也就是通过非农产业的就业,带动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并使转移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逐步与农业脱离关系。而农民工市民化就是目前最捷径、最现实、最有条件和最有可能转移农村人口的有效途径。可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和居住,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却仍处于没有城市户口的外来打工者的社会地位,成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一个最大弱势群体:在政治上,他们干了工人的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工人身份;在就业上,不少城市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务工的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行政、法律手段予以限制;在行政管理上,他们没有被当作市民而是被看作随时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的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上,他们难以享受应有的国民待遇;在文化教育上,他们的子女不能进入城市公立学校。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将过去城乡之间的空间对立浓缩为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乡与城的对立,突出和升级了多种社会矛盾。我们希望这一命题的提出能引起整个社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更多地从促进农民工发展,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角度出发来对待这些城市移民,而不是习惯性地站在“市民利益本位”和“城市自我发展需要本位”的立场上对其“经济吸纳,社会排斥”。因此,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分析和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顺理成章的,一方面,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减少农民的数量,从而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让已经具备转化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变为市民,以保障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对于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战略目标,“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以及与农民工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解决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必须准确地判断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农民工流动转移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农民工市民化受阻的障碍体系。从总体来看,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滞后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二是农民工自身素质,三是国内经济因素,四是制度限制条件。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思路是:首先要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需要确立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其次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三是要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合等三个环节进行配套的社会改革,并始终贯穿教育培训指导方针,逐步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增强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最后是提供根本保障即加强制度化建设,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进行有效的制度供给。基于以上分析,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滞后入手,对农民工在城市处于“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边缘性地位的现状分析,引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将是我国现在及未来的重大社会问题,然后明确研究主题和方向,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指出本文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对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市民化的经典理论和典型国家市民化的模式研究进行简要回顾;接着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研究意义、滞后的现状和原因、市民化途径和政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为“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回顾和趋势分析”。通过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自由转化、停滞、启动、控制和促进等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但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仍然体现出我国特有的非同步性、特殊性、复杂性、持久性等特性,这就进一步说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为难题的艰巨性。接着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规模较大,市民化比例较低,地域市民化人去差异较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趋势。第四部分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分析”。从宏观上对农民工流动转移的总量、地域、行业、性别、年龄等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接着对农民工回流现象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回流农民工并不能提高在农村本地的非农就业率,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市民化的难度和不彻底性,同时也说明流入地政府应加大制度创新,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存量,降低农民工回流比例,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第五部分为“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从心理、制度、经济和农民工个体等因素出发,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源;接着从上述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且可度量的因素,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指出,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第六部分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体系”。本部分首先从农民工市民化政治经济地位出发,分析农民工边缘化的特征、表现及原因,从而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和危害性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加快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必要性。第七部分为“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研究”。本部分首先分析了城镇化滞后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思路: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乡一体、结构转变和法治社会的角度,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中的权益关系,维护农民、农民工的利益和平等权利。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树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入手,确立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机制,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结合,还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平等的身份、主体地位和各项经济、社会、政治权利,调整完善政策,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合法权益保障和市民化的制度创新,调动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对策措施:(1)走中国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发展,优化农民工的居住环境;(2)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市民观,优化舆论环境;(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户籍制度壁垒,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4)创新就业制度,提供系统的就业服务;(5)增强维权力量,切实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7)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行“以土地换保障”策略;(8)改革教育制度,落实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在一个以创新和变革的经济体系之中,在我国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且还存在特有的难以逾越的户籍制度鸿沟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通过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回顾、历史研究和现状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突破和创新。第一,采用Probit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民工回流问题。返回农民工是否提高了非农就业率问题?为此,对2006年国务院农村定点观察样本进行Prob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外出经验无助于提高返回后从事非农就业率,反而显著地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回后当年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可知,影响农民工在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的最大因素是农民工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就全国范围而言,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比未接受培训的农民工的本地非农就业可能性增加23%。而东部地区的这一特点更为显著,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的本地非农就业可能性增加34%。从而得出,促进农村地区非农发展的政策选择应当更多地放在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改善非农就业环境方面,而不是着眼于直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流形成“回乡创业潮”。第二,从影响农民工流动转移的心理、制度、经济和个体四个因素中选取9个有代表性且可度量的指标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实证分析。反映推动力指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反应摩擦力的指标是非国有部门就业率、市场化分配资源的比重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反映吸拉力的指标有城乡发展差距、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和城镇化水平,从而探索出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机制以及数量模型研究框架(如图4—1)。然后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和对数回归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为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突破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在分析了农民工群体边缘化特征基础上,为了畅通农民工城乡顺利流动而实现市民化的渠道,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认识障碍、经济障碍、组织障碍、素质章障碍、文化心理障碍和制度障碍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促进城镇化和市民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边缘化; 障碍体系;




内容摘要 3-8
ABSTRACT 8-14
导论 22-35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2-27
        0.1.1 问题的提出 22-24
        0.1.2 研究意义 24-27
    0.2 概念界定 27-29
        0.2.1 现阶段 27-28
        0.2.2 农民、市民与农民工 28-29
        0.2.3 市民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29
学术论文网Tag:

本站郑重声明:
  1、我们与数十所知名高校博士强强联手,保持常年稳定合作关系,论文质量更有保证;;
  2、写作领域涉及所有专业,实力操作,出稿更快,质量更高,通过率100%;
  3、所有代写文章,全部原创,包检测,保证质量,后续免费修改,保证通过;
  4、信誉实力服务,专业代写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成熟操作;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服务承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