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古至今,大国治理问题不仅是学界、政界甚至一般民众倍感兴趣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是一个不断崛起的大国,这种崛起受到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要真正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快速的经济发展和良好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固然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还在于国内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和完善。那么,一个大国具有何种治理结构才能实现并长期维系良好的治理绩效呢?本文认为,从大国自身特征和治理内在需求的角度出发,大国的有效治理应该建立在国家与社会“双轮驱动”的基础上,即大国的治理结构应该是由两套具有不同性质、目的和行动逻辑的治理体系所耦合而成的,我们将其称之为“耦合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的耦合性有强弱之分,它主要体现在以国家(或中央政府与精英)和社会(或地方政府与民众)为主体的两套治理体系之间相互认同、嵌入和渗透的程度。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基本假设:大国的耦合治理结构同它的治理绩效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耦合性的治理结构是大国实现良好治理绩效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反之,弱耦合性的治理结构则不利于良好治理绩效的实现,甚至会导致治理危机的不断累积和政治体系的最终崩溃。上述命题和假设要想得到证明,就必须建立在对大国治理结构的构成和特征深入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因此,笔者通过选取古代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大国一—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作为研究案例,以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为线索,尝试去证明上述命题和假设,这种证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去解释和分析“双轮驱动”对于大国有效治理的关键性意义何在。就中华帝国而言,它是古代世界中极少数实现了长期有效治理的大国,而罗马帝国在治理绩效上就要差很多。为什么两国在治理绩效上会存在重大差异呢?本文认为,中华帝国的长期有效治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皇权-官僚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与家族、宗族和村落等构成的社会治理体系之间实现了强有效的耦合,即是一种强耦合性的治理结构;而罗马帝国的治理不力和失败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皇帝和军队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与由行省和自治城市等构成的地方治理体系之间的弱耦合性,即是一种弱耦合性的治理结构。这就是说,大国的治理结构的耦合性强弱程度会对它的治理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大国在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这意味着大国的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总之,一个大国要实现并维系长期的有效治理,就需要将其治理建立在国家与社会双重治理体系强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双轮驱动”为大国治理与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资源和制度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大国治理所面临的各种基本问题——如何在国家控制与社会自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就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无疑是大国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经验。本文最后对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一方面应该对中华帝国等大国的治理经验与历史遗产进行选择性开发和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应该通过积极的政治体制改革,重建政党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社会的成长开拓新的空间,从而建构起一种国家与社会双重治理体系之间强耦合的新型治理结构。建构这种结构就意味着中国的国家治理应该建立在“双轮驱动”这种有力而稳固的基础上,这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长治久安最为现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大国治理; 双轮驱动; 耦合治理结构; 治理绩效; 中华帝国; 罗马帝国; 中国国家治理;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8
导论 大国治理问题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9-49
第一节 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 9-19
一、问题提出:大国是如何实现长期而有效治理的? 9-15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和研究案例的选择 15-19
第二节 对既有重要文献的梳理和评价 19-37
一、中华帝国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文献及评价 19-32
二、罗马帝国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文献及评价 32-37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37-49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 37-43
二、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43-47
三、分析框架和内容安排 47-49
第—章 解释大国治理:主要概念和基本问题 49-101
第一节 大国和大国治理的基本涵义 49-61
一、大国的内涵和特征 49-56
二、大国治理的基本涵义 56-61
第二节 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涵义和指标 61-76
一、耦合治理结构的含义和类型 61-70
二、治理绩效的含义和评价指标 70-76
第三节 大国治理的基本问题(一):规模问题 76-85
一、“小国民主论”的理由和限度 76-78
二、“大国民主论”的兴起和实践 78-81
三、存在最适合民主治理的规模吗? 81-85
第四节 大国治理的基本问题(二):平衡问题 85-101
一、“集权是国家的本质” 85-87
二、分权的类型和意义 87-91
三、集权分权的限度与大国治理的政治平衡 91-101
第二章 强耦合性治理结构的案例分析:中华帝国 101-137
第一节 中华帝国地方治理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101-111
一、伦理本位与家族传统 101-104
二、宗族治理与宗法制度 104-106
三、村落自主性与乡村自治 106-108
四、地方治理体系的自治性 108-111
第二节 中华帝国皇权-官僚治理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111-125
一、皇权制度及其专制性 111-116
二、官僚制度及其轴心地位 116-120
三、皇权-官僚治理体系的集权性 120-125
第三节 三维视角下的中华帝国强耦合性治理结构 125-137
一、认同性与帝国治理结构的强耦合性 127-130
二、嵌入性与帝国治理结构的强耦合性 130-134
三、渗透性与帝中治理结构的强耦合性 134-137
第三章 弱藕合性治理结构的案例分析:罗马帝国 137-178
第一节 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137-149
一、罗马皇帝与元老院 139-143
二、罗马军队和官僚机构 143-149
第二节 罗马帝国地方治理体系的构成和特征 149-158
一、罗马的城市和城市自治制度 150-154
二、罗马的行省和行省制度 154-158
第三节 三维视角下的罗马帝国弱耦合性治理结构 158-178
一、认同性与帝国治理结构的弱耦合性 159-165
二、嵌入性与帝国治理结构的弱耦合性 165-173
三、渗透性与帝国治理结构的弱耦合性 173-178
第四章 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178-202
第一节 强耦合性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178-189
一、强耦合治理结构与中华帝国的合法性 179-183
二、强耦合治理结构与中华帝国的有效性 183-185
三、强耦合治理结构与中华帝国的适应性 185-189
第二节 弱耦合性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189-202
一、弱耦合治理结构与罗马帝国的合法性 190-193
二、弱耦合治理结构与罗马帝国的有效性 193-198
三、弱耦合治理结构与罗马帝国的适应性 198-202
第五章 大国治理绩效差异背后的不同治理逻辑 202-216
第一节 “双轨政治”与中华帝国长期有效治理的逻辑 202-208
一、中华帝国“双轨政治”的基本内涵 202-204
二、“双轨政治”与中华帝国长期有效治理的逻辑 204-206
三、“双轨政治”的终结与中华帝国的崩溃 206-208
第二节 “帝国悖论”与罗马帝国治理失败的逻辑 208-216
一、“帝国悖论”的来历和涵义 208-210
二、“帝国悖论”与罗马帝国治理失败的逻辑 210-216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对大国治理问题的进—步探讨 216-244
第一节 对本文假设的进一步证明:以联邦制大国为例 216-223
一、美国的强耦合性治理结构 217-219
二、俄罗斯的弱耦合性治理结构 219-223
第二节 本文基本结论和对大国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探讨 223-230
一、对本文基本结论的概括 223-225
二、凝聚型结构与扩散型结构:对大国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探讨 225-230
第三节 通过“双轮驱动”战略优化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 230-244
一、中国大国崛起与中华帝国治理遗产的当代意义 230-234
二、“双轮驱动”战略与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的优化 234-244
参考文献 244-264
后记 264-268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