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何事物都是一种表现形态。任何一种事物形态都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生物形态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外形和内部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形态学研究事物的表现形式、内部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从结构和性能两个方面把握事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形态,也应当在形态学视野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态学视野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这一论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从理论上看,通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产生、内涵、特征、历史方位、价值等方面理论的提炼和创新,提升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认识;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有助于澄清党内外、国内外、政界、学术界和民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各种误解、疑惑,纠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各种歪曲,使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从实践上看,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形态的关系,防止混淆各种形态,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有助于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形态的建设,发挥出各种形态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本质规定和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生学和过程论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有着自己的产生条件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中国的周边一些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严重挫折的历史教训、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科学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基本国情、理论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实践基础、民族文化等方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主客观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世界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源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模式到多国模式的发展。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而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发展之路,经历了从1956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初步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9年初步形成阶段、从1989年到2002年完全形成阶段和2003年到现在的不断成熟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存在方式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价值形态的有机统一,这四种表现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而这四种表现形态又有自己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实践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政治基石、基本国情、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发展动力和奋斗目标等方面构成。从其功能看,能够实现经济大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当家作主、文化大繁荣以及社会和谐。理论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逻辑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原理和行动纲领三个层次。在形式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其功能看,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成功,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的精神支柱。制度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从其结构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这四种制度形态又各有自己的结构及其性能。在经济制度形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经济运行体制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在政治制度形态方面,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制度形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社会制度形态方面,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从其功能看,它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障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价值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理想是一种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结构上,它是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感情、信心、信仰和追求五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从其功能看,它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奠定了万众一心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激励斗志的精神武器,还具有创新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价值形态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四种形态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成为社会形态。从社会构成要素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统一,这四种表现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而这四种表现形态又有自己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关于经济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其功能看,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政治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其功能看,能够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于文化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由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构成的。思想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灵魂,教育科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基础。从其功能看,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提升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于社会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由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形成的结构。从其功能看,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增强应对国际环境挑战和风险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构成了社会的有机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具有丰富的特性,它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从根本上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方面,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其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色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之中,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真正统一。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原则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它又具有开放性,富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既有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因素,也有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现实性是其理想性的基础,理想性是其现实性的精神动力和方向。其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从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方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等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基本原则,又具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殊性,因而是对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新民主主义形态虽然在发展人民民主、多种经济成分和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相同点,但是二者的根本任务、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方面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和发展;中国曾经“照搬照抄”了苏联社会主义形态的东西,但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形态的扬弃和跨越,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根本任务、开放性和封闭性等方面显著不同;民主社会主义形态在实质上是一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相背离的社会改良主义,二者的指导思想、对待资本主义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民主政治建设、生产资料所有制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在各个领域吸收利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方法来发展生产力,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实质不是当代资本主义形态,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形态。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它是引领当代中国前进的旗帜,证明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为第三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希望。应该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关键词】 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中文摘要 14-19
ABSTRACT 19-26
导论 27-71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27-40
二、研究意义 40-44
三、研究状况 44-68
四、研究方法 68-69
五、本文创新之处 69-7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71-9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产生的条件 71-8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产生的国际条件 71-77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产生的国内条件 77-8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发展轨迹 83-97
(一) 实践形态的发展过程 84-91
(二) 理论形态的发展过程 91-93
(三) 制度形态的发展过程 93-95
(四) 价值形态的发展过程 95-97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内涵(上):社会存在方式维度 97-14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 97-10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内涵和结构 97-100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功能 100-10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103-109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结构 104-106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功能 106-10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 109-128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结构 109-125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功能 125-12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形态 128-135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28-130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形态的结构 130-132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形态的功能 132-135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制度和价值四种形态的内在联系 135-144
(一) 实践形态是理论、制度和价值形态的基础 135-138
(二) 理论形态是实践、制度和价值形态的反映、论证和指引 138-139
(三) 制度形态是实践、理论和价值形态的固化和保障 139-141
(四) 价值形态是实践、理论和制度形态的精神之魂和精神动力 141-144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内涵(下):社会构成要素维度 144-18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144-152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结构 144-14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功能 148-15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形态 152-15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态的结构 152-15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态的功能 154-15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 157-165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结构 158-161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功能 161-16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 165-174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结构 165-170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功能 170-174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的内在联系 174-181
(一) 经济形态从根本上决定了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 174-175
(二) 政治形态引导、规范和保护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健康发展和正确方向 175-176
(三) 文化形态能动地反映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并为其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176-178
(四) 社会形态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发展的社会条件 178-181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特征 181-207
一、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 181-183
二、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183-189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世界性 183-186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民族性 186-188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 188-189
三、原则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189-19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原则性 189-191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具有开放性 191-193
四、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93-19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 193-195
(二) 中国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必然结果 195-196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表现 196-197
五、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197-202
(一) 社会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从理想到现实互相转化的历史 197-199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矛盾及其解决 199-201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201-202
六、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202-20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合规律性 202-20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合目的性 203-204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204-207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历史方位 207-23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对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继承和发展 207-21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了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基本原则 208-211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相对于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创新 211-21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新民主主义形态的联系与区别 213-220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联系 21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相似之处 214-216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实质区别 216-22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对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形态的超越 220-22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形态的历史联系 221-22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形态的不同 223-22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与民主社会主义形态的本质分野 227-231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民主社会主义形态的本质差别 228-231
(二) 对待民主社会主义形态的态度 231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与当代资本主义形态的本质区别 231-235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与当代资本主义形态的不同 232-234
(二)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与当代资本主义形态 234-235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历史方位 235-237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当代价值 237-25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当代价值 237-245
(一) 引领当代中国前进的旗帜 237-238
(二) 证明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238-240
(三) 为第三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40-243
(四) 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希望 243-24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坚持和发展 245-250
(一)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研究 245-247
(二)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7-248
(三) 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248-250
结语 250-256
参考文献 256-273
致谢 273-27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75-27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76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