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价评标法情景下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
摘要: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是我国建设领域的基本制度。目前,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在串标、挂靠。本文通过期望效益分析,对公开招标采用最低报价评标法评标,投标人行为选择及监督进行研究,提出加强审核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从而强化招投标风险控制必要性。
关键词:招投标;信息不对称;效益分析
0 引言
自 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我国建筑市场的招投标模式逐步确立、明确,对降低工程造价、遏制工程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招投标过程中的围标、挂靠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并且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监控与管理难度更高。
招标文件是招标人披露项目信息、招标人信息的文件,体现了招标人战略层面的规划,施工范围、工期、质量、核心施工技术、安全文明要求都在招标文件中基本框定。通过招标文件反映建设单位对项目的期望和要求,使投标人以响应招标人要求为目的开展投标工作及相关准备。招标文件使投标人熟悉工程项目各类信息,在可比的基础上参与工程项目投标。通过资格预审筛选具备合格的投标人参与竞标,通过招标文件评分细则选择优秀的投标人负责工程项目实施。
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过程,招标人不拥有私人信息,投标人拥有私人信息,不同投标人之间不了解对方的私人信息,招标人先行行动,投标人后采取行动。外界环境决定政策调整、物价上涨、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1]该过程信息不对称风险的表现主要形式是串标、挂靠。
6 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在公开招标、最低价评标法评标的招投标过程中,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增加入围投标人人数,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
第二、多个投标人进行围标是该类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单个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或实施挂靠不会提高自己的收益函数;
第三、投标人采取有竞争力的报价可以显著提高自身中标概率;
第四、投标人必须保证自身盈利能力足以弥补伪造信息成本方能实施伪造信息行为;
第五、增加监督力度、增加伪造信息成本、增加处罚力度均可遏制信息不对称风险。目前采取企业信用评价、诚信评级等均是有效的防止招投标过程信息不对称有效方式。[5]
7 研究的不足
第一、对正常报价竞争性报价,没有深入分析;竞争性报价实质是保证自身报价水平与高水平单位的正常报价具有可比性。
第二、对极端情况投标人全部参串通未分析,公开招标中该情况概率低,但危害性极大。
第三、对履约过程风险未进行研究,往往低质量投标人无法将自身报价降至与高质量投标人价格具有可比性的水平。但为了竞争获取中标资格,仍报出自身无法正常实施项目的低报价,最终通过偷工减料、不履行社会责任达到盈利的目的。通过对履约阶段风险分析可以更好的研究招投标阶段的信息不对称行为。[6]
第四、通过将不同信息不对称行为相互综合,将模型集成化,可以对综合评分法进行类似分析。将多种信息不对称风险相互综合,对于理解投标人舞弊动机,控制信息不对称风险,加强招投标管理将居于更加实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8
[2] 耿一波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商业贿赂问题研究[J]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10.2:56-5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Z] 2009.9.29
[4] 任志恒陈德义建筑承包商挂靠合法化问题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9:124-125
[5] 曾进论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J] 社会科学家2008.3 127-128
[6] 向鹏成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05.5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