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是财务报表的生命。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应当遵循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实际上,财务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据2002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对216家企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水分的财务报表占到被调查企业的25.34% 。影响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当局更多地注重短期利益,尽量减少成本,追逐近期的最大化利润,人为粉饰报表 公司制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投资方式出现多样化,为满足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1995年财政部发布实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个别会计报表为编制基础的合并报表要综合地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尽管《企业会计制度》中规范了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原则及方法,但企业集团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关联方之间进行虚假交易,或为强化对被控制企业管理的需要,利用控制和从属关系,运用内部转移价格,人为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成为可能。 美国的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美国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和北方内陆天然气公司合并而成。从1985年到2000年短短的15年中,安然公司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神话,每一次行动都被媒体津津乐道,每一个战略都成为商学院MBA教学的经典案例。200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的“美国500强”大排队中位列第7名。安然公司通过政府放松能源管制获得了发展机会,通过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和电子商务使公司规模得以迅速扩大,然而,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能源价格下降,网络经济泡沫破裂,股市下跌,安源的能源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及电子商务都受到重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安然选择了通过不正当手段来“维持高增长”。安然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资本重组,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 。 2. 由于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更多地依赖会计职业判断,可给企业管理当局留下可操作的空间 企业是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合并政策、坏账损失的核算、长期投资的核算、借款费用的核算等等。企业财务部门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费用资本化、延长折旧年限、推迟费用和损失的确认、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来调节利润。 中期财务报告尽管能弥补年报时间间隔过长的缺陷,但中期会计计量在更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例如,企业通常在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详细的实地盘点,而在中期由于时间限制和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常常采用永续盘存或毛利率法等估计存货的价值,对存货的减值准备估计不是很准确。 3. 随着我国金融业务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式日趋复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2号准则中提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性工具”等新的会计要素,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需要确认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带有更高的投机风险性,报表使用者格外关注其相关信息以估计和判断风险与报酬,而传统的收益模式对此无能为力 。 4.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流动,极大地促进网络财务的发展。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发展,电算化会计由单一、机械地模仿手工会计核算发展到局域网、远程网的工作方式,在网络上实现跨时空资源共享与异地数据交换,以电子货币等支付手段参与国际贸易与融资成为现实。但由于理论认识、政策法规上的相对滞后,网络上销售、贸易现在仍然被认为是传统销售业务的延伸,会计信息加工、整理、分析技术明显跟不上网络财务发展的节拍使得财务报表捉襟见肘。 (七)现行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缺乏可比性的信息 财务报告的信息来源于不同的会计主体,而不同的会计主体均可以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可能导致相同报表里信息内涵各不相同,例如,坏账损失核算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即使在同一母公司下的子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也有所不同,使用的会计估计方法也有所不同,这样,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往往不可比,这妨碍了潜在投资者挑选投资对象,潜在债权人挑选放贷对象,妨碍了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做出公允评价,缺乏可比性也成为会计走向国际化的障碍。 (八)现行财务报告注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金额,忽视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在其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应该“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因此,披露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况应是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传统的财务报告,在内容上主要侧重于有关金融工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披露,缺乏对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有效披露;在形式上,有关风险的披露散见于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中,无法向信息使用者反映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全景。而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则通过一些根深蒂固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将其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恰恰是最重要的信息。 (九)现行财务报告重法律形式,轻经济实质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对资产的计价始终受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惯例的支配,而不是站在企业持续经营的立场上进行资产计价。近年来,虽然“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质量特征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企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比照自有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对符合条件的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等,都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原则。但是,在现实的会计处理中,“法律形式”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十)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缺少企业背景信息 财务报告对外公布信息,旨在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企业的经济事项,已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为此,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应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应包括企业背景信息。如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能力,企业组织结构,业务经营范围,主要股东及债权人,主要的竞争对手,企业近期与远期目标,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及企业文化等。而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较为侧重于财务信息的传递,缺少相关背景信息的披露。 (十一)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用户的需求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主要借助标准的、通用的、固定格式的财务报告模式,通过提供数据形式的报表、对一些重要项目进行附注说明的形式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对企业信息需求上和使用上的差别性,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妥善解决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就给财务报告的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新的问题。 鉴于以上存在的缺陷,传统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有用性必然受到市场的质疑,在工业经济时期能够有效运行的报告模式在知识经济时期开始失灵了。由于传统财务报告模式无法反映新形势下的重要信息,势必会使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信息来源,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毕业论文 管理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