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 ,总收益为 2 (p ),劳动者获得私利为 ,在政府不参与监管的情况下,企业若选择监 控,劳动者被发现欺骗的概率为 1 ,劳动者受到的惩罚及名誉损失为 1 ,则劳动者的期望收益为 2 11 (1)() r wrp ,企业收益为 2 111 (1)(() r pwC ,如果企业选择不监控,则劳动者的收益为 (1 r)wr(p2 ) ,企业的收益为 2 (1)(()) r pw 。 120 在政府参与监管而企业不监控的情况下,设政府监管成本为 2 C ,若政府监管失误,则造成政府名誉损失成本为 3 C ,则若政府选择监管劳动者的概率为 3 q ,劳动者被发现欺骗的概率为 2 ,劳动者受到的惩罚及名誉损失为 2 ,则劳动者的未欺骗的期望收益为 1 (1)() r wrp ,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2 C ;劳动者的欺骗后的期望收益为 2 (1)() r wrp ,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2 2 C ,如果政府选择不监管,则劳动者的收益125 为 2 (1)() r wrp ,政府的期望收益为0。 2.1政府不参与监管的企业与劳动者质量协调策略博弈 在政府不参与监管的情况下,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博弈情况表见表1。 表1 企业与劳动者双方收益协调博弈表 劳动者 企业 监控 2q 不监控 ( 21q ) 欺骗 1 未欺骗 ( 11 ) 正常 1q 1 (1)() r wrp 1 1 (1)(()) r pwC 1 (1)() r wrp 1 1 (1)(()) r pwC 1 (1)() r wrp 1 1 (1)(()) r pwC 欺骗 11q 21(1)()rwrp 2 (1)(()) r pw 2 (1)() r wrp 21(1)(())rpwC 2 (1)() r wrp 2 (1)(()) r pw 备注:表1中第一项为劳动者收益,第二项为企业收益,当劳动者正常劳动时, 0 。 130 在政府不监管时,劳动者的期望收益为: 1221112112112(,)[(1)(()](1)[(1)(()](1)[(1))](1)[(1)()]Uqqqqrwrpqrwrpqqrwrpqrwrp劳动者1( (1) 将(1)式对 1q 求偏导并令其等于零,得: 12122111,)()()0Uqqrprpqq劳动者( (2) 21211[()()]rppq (3) 135 在政府不监管时,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122111121112112(,)[(1)(())](1)[(1)(())](1)[(1)())](1)[(1)(())]UqqqqrpwCqrpwCqqrpwqrpw企业1( (4) 对(4)式对 2q 求偏导并令其为零,得: 121111112,)(1)()0UqqqCqCq企业( (5) 11111Cq (6) 140 则政府不监管的情况下,劳动者与企业的质量稳定混合纳什均衡解为: 212111111[()()](,)1,Crppqq 。 从稳定混合均衡策略 212111111[()()](,)1,Crppqq 分析可知,劳动者偷懒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1 越大, 1q 就越大, 2q 却越小。因此,对企业而言,要尽可能对劳动者的偷懒行为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尽可能增大劳动者偷懒行为被发现概率 1 ,减少企业145 的监控成本。劳动者受到的惩罚及名誉损失 1 越大, 1 q 也越大, 2 q 却越小,说明对劳动者惩罚越大,越有利于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工作,企业监控概率也越小。由于 11110C ,则 1110C ,说明企业的监控成本 1C 必须小于等于企业发现劳动者欺骗后的补偿 11 ,否则双方不能按质量完成服务工作。 由于劳动者知道企业因监控成本太大,从而预计其监控的可能性较小,从而欺骗的可能150 性增大,因此,监控成本 1 C 越大,则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的概率 1 q 越小,由此可知,企业有必要降低其监控成本,以提升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的概率。另外,如果劳动者欺骗所获得的收益 越大,则劳动者越有可能欺骗企业,企业越有必要监控劳动者,即 2q 越大,因此,企业有必要提高对劳动者欺骗的惩罚金额,尽可能降低劳动者的欺骗概率及欺骗所获得的期望收益,从而降低企业的监控成本。 155 2.2政府参与监管而企业不监控的劳动者质量协调策略博弈 在政府参与监管而企业不监控的情况下,设政府监管的概率为 3 q ,设政府监管成本为 2 C ,监管后劳动者被发现欺骗的概率为 2 ,劳动者受到的惩罚为 2 ,若政府监管失误,则造成政府名誉损失成本为 3 C ,则劳动者与政府双方质量协调收益博弈见表2: 表2 政府与劳动者双方收益协调博弈表 160 劳动者 政府 监管 3q 不监管 ( 31q ) 欺骗 2 未欺骗 ( 21 ) 正常 1 q 1 (1)() r wrp 23CC 1 (1)() r wrp 2 C 1 (1)() r wrp 0 欺骗 1 1 q 22(1)()rwrp 2 2 C 2 (1)() r wrp 23CC 2 (1)() r wrp 3C 备注:表2中第一项为劳动者收益,第二项为政府收益,当劳动者正常劳动时, 0 。 在政府参与监管,企业不监控劳动者,劳动者的期望收益为: 13311112223112(,)[(1)(()](1)[(1)(()](1)[(1))](1)[(1)()]Uqqqqrwrpqrwrpqqrwrpqrwrp劳动者1( (7) 将(1)式对 1 q 求偏导并令其等于零,得: 13123221,)()()0Uqqrprpqq劳动者( (8) 165 21322[()()]rppq (9) 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1332231223313133(,)2UqqqqqqqqCqCC2政府C (10) 将(10)式对 3q 求偏导并令其等于零,得: 1322122133(,)20UqqqqCq政府2C (11) 170 1222232qC2C (12) 则在政府参与监管,企业不监控劳动者的情况下,政府与劳动者的质量稳定混合纳什均衡解为: 222113223222[()()](,),rppqqC2C 。 对稳定混合均衡策略 2 221 1 3 2 2322 2 [()()] ( ,), r pp q q C 2 C 分析可知:劳动者偷懒行为被发现概率 2 越大, 3q 越小。对政府而言,要尽可能劳动者的偷懒行为进行详细175 的研究,以便尽可能增大劳动者偷懒行为被发现概率 1 ,减少其监管的概率及成本。由于劳动者知道政府会因监管成本太大,从而预计其监管的可能性较小,从而欺骗的可能性增大。监管成本 2C 越大,则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的概率 1 q 越小,因此,政府有必要降低其监管 成本,以提升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的概率。 劳动者也会因政府监管失误造成政府名誉损失的成本 180 C3 越大,从而预计其监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则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的概率 1 q 也会越大。劳动者受到的惩罚及名誉损失 2 越大, 3q 越小,说明对劳动者出现服务质量的惩罚越大,越有利于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工作,政府监管的概率也就相应减小,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劳动者出现服务质量问题的惩罚金额,以保证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工作,从而减少政府监管的概率和监管成本。 公共服务劳动者与政府及企业的服务质量协调稳定混合纳什均衡解见表3所示: 185 表3 劳动者与政府、劳动者与企业的服务质量协调稳定均衡解 劳动者 企业 ( 211211111[()()],1rppCqq ) 政府 ( 21223122223[()()]2,rppqqC2C ) 3 结论 公共服务质量已成为现代公共企业形成差异化的重要手段和核心竞争武器,公共服务质量及其质量协调监管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三方质量协调监管问题,也是公共服务领域理论界和实践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对公共服务三方质190 量协调研究发现:劳动者偷懒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越大,劳动者受到的惩罚及名誉损失越大,企业监控成本、政府监管成本越小,企业监控、政府监管失误越少,劳动者按质量完成服务的概率都越大,企业监控、政府监管劳动者的概率就都越小。反之相反。因此,企业和政府,应尽可能对劳动者的偷懒行为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尽可能增大劳动者偷懒行为被发现概率和受惩罚的损失,减少企业的监控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此外,文章只研究了劳动者与企195 业、劳动者与政府之间的协调监管博弈问题,未研究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监管问题,基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方互动情形下的企业与政府的质量协调问题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王瑾.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动关系:冲突与协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 1: 22-27. 200 [2] 沙勇忠, 王义, 刘海娟, 孔令国.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主题[J]. 公共管理学报, 2009, 6(3): 101-110. [3] 郭庆松. 当代劳动关系理论及其最新发展[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101-112. [4] 李敏, 张彤. 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 华南理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3): 46-47. [5] 王长城. 中国劳动关系变化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154(1): 28-32. 205 [6] Deininger K, Mpuga P. Does greater accountabi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delivery? Evidence from uganda[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1): 171-191. [7] Kaynak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3, 21: 405-435. [8] Chen YY, Bharadwaj 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ntract structures in IT outsourcing[J]. Information Systems 210 Research, 2009, 20(4): 484-506. [9] Chembers C, Kouvelis P, Semple J. Quality-based competition, profitability, and variable cost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2): 1884-1895. [10] McCarter MW, Northcraft GB. Happy together? Insights and implications of viewing managed supply chain as a social dilemma.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 498-511. 215 [11] Hwang I, Radhakrishnan S, Su L. Vendor certification and appraisal: implications for supplier quality[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0): 1472-1482.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论文 代写代发论文 代发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