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维特根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如何对其前后期理论进行合理的解读,一直是中西方学界孜孜以求的事情。对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他的逻辑原子论,而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理论的研究则侧重从语言哲学、现象学、美学等进行分析。本文拟从语言哲学、认知科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三方面来分析论证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理论,并得出后期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位语境论者。在语言哲学维度上,国内在这面的讨论相对较多,在此本论文的着墨并不多。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就是进行语言分析。哲学的任务在于澄清语言的意义。文中主要讨论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哥白尼式革命,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讨论引申出维特根斯坦是否把语言作为了一种实在或基底,就如柏拉图的理念与康德的范畴。维特根斯坦本人反对实在论,但他本人却又恰恰把语言当作一种实在在进行研究与分析。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这种语用学观点就是明显的语境论观。在人工智能方面来说,目前属于研究的热点,有多个学科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论文提到过维特根斯坦心智哲学思想,但并没有专门的著作或论文进行过这方面的讨论。即使有也只是从心理哲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本文首先讨论了“机器能否思维”的问题,及弱AI代表人物图灵(主张机器能思维)与强逻辑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主张机器不能思维)之间的争议,并讨论了维特根斯坦是否是一位认知主义者,他又是否修正了塞尔的中文屋思想实验。那么通过分析得出:由于人是特定语境中的人,作为准规则遵守者的机器并不需要环境,由于机器是非语境化的。因此,语境化是人区别于机器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毋庸置疑维特根斯坦可以算是人工智能的先驱,但把他归于认知主义者,却需要谨慎有待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证。并且维特根斯坦是从语义外在论(语境思想)上修正了塞尔的中文屋思想。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维度上,国内在对SSK对维特根斯坦理论的分析上讨论相对较少。本文分为六小节全面讨论了SSK对后期维特根斯坦观点的引用与阐释,即维特根斯坦的遵守规则理论、个例:与世隔绝的鲁滨逊能否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规则遵守悖论、维特根斯坦“有限”与“无限”概念的争议、维特根斯坦对数学实在性的解构、弗郎西斯对维特根斯坦理论的辩护六个方面。从分析论证可以得出,SSK对于维特根斯坦理论的引用与阐释,虽然并非都合理,但它却从某一角度表明,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理论离不开社会实践因素与社会语境因素。最后,通过三方面的论证分析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遵守规则、家族相似性及生活形式都包含了语境论思想。①语言游戏: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而语言的使用又依赖于日常生活的语境背景,进行语言游戏又离不开一定的规则。②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基础在于共同体对规则有一致的认可性,因此不可能私自的遵守规则,规则的遵守离不开传统、制度与习俗等的语境因素;③生活形式: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而生活形式又为语言游戏提供参考,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语境。④家族相似性: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直接针对的是共相概念,其最根本的基点是否认世界本质的存在。词或句没有本质上的相同性,只有语境中的相似性。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境论; 科学知识社会学; 认知科学; 语言哲学;
中文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导论 15-31
0.1 选题意义 15-16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28
0.2.1 国内研究现状 16-21
0.2.2 国外研究现状 21-28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8
0.4 难点与创新之处 28-30
0.5 基本框架 30-31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方法形成的背景 31-47
1.1 语境意义新解 31-36
1.1.1 语境内涵 31-32
1.1.2 语境方法 32-34
1.1.3 语境作用 34-36
1.2 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论方法的多学科背景 36-47
1.2.1 语言哲学背景 36-39
1.2.2 心理学哲学背景 39-43
1.2.3 科学知识社会学背景 43-47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的语言哲学维度 47-79
2.1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转向 48-50
2.2 唯实论对维特根斯坦哥白尼式革命的拒斥 50-69
2.2.1 哲学唯实论 52-57
2.2.2 语言与实在的关系 57-61
2.2.3 维特根斯坦的反唯实论 61-64
2.2.4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先在性 64-68
2.2.5 维特根斯坦的反唯实论不是一个理想主义形式 68-69
2.3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与其他形式语境论的关系 69-79
2.3.1 语义最简论 71-72
2.3.2 指称论 72-73
2.3.3 语境论 73-74
2.3.4 语境参数论 74-75
2.3.5 偶因论 75
2.3.6 语境论的中间立场 75-79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的认知科学维度 79-113
3.1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认知思想渊源 80-82
3.2 维特根斯坦与图灵之争 82-92
3.2.1 遵守规则与机器计算 83-85
3.2.2 计算的机器不是思维 85-87
3.2.3 机器模拟不是真正的思维 87-89
3.2.4 遵守规则是语境依赖的 89-92
3.2.5 结束语 92
3.3 维特根斯坦对认知理解 92-102
3.3.1 对中文屋表达思想的修正 92-95
3.3.2 维特根斯坦是否是认知主义者 95-98
3.3.3 机器的感受性 98-100
3.3.4 语境论: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方法 100-102
3.3.5 结束语 102
3.4 人工智能的语境方案 102-113
3.4.1 模拟语言行为的可行性 104-106
3.4.2 人工智能的意义表征 106-108
3.4.3 语言理解VS符号解码 108-109
3.4.4 比喻语言对认知科学的作用 109-113
第四章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维度 113-173
4.1 布鲁尔对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的社会学分析 113-125
4.1.1 遵守规则就是接受语言的约定 113-115
4.1.2 规则即是制度 115-117
4.1.3 遵守规则是一种社会约定 117-119
4.1.4 遵守规则是一种社会实践 119-122
4.1.5 科学:语境化的知识 122-124
4.1.6 结束语 124-125
4.2 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理论的个体论与集体论之争 125-131
4.2.1 遵守规则的个体论与集体论之争 125-127
4.2.2 布鲁尔对麦金的反驳 127-129
4.2.3 布鲁尔的强论点之辩 129-131
4.2.4 结束语 131
4.3 维特根斯坦“规则遵守悖论”的阐释 131-142
4.3.1 克里普克对规则遵守悖论的阐述 132-133
4.3.2 布鲁尔对规则遵守悖论的分析 133-136
4.3.3 麦金对规则遵守悖论的辩护 136-138
4.3.4 布鲁尔驳麦金之辩 138-140
4.3.5 布鲁尔对悖论的消解 140-141
4.3.6 结束语 141-142
4.4 维特根斯坦“有限”与“无限”概念的争议 142-150
4.4.1 布鲁尔的社会有限论 142-144
4.4.2 社会有限论与规则遵守 144-148
4.4.3 语境中的有限论 148-149
4.4.4 结束语 149-150
4.5 维特根斯坦对数学实在性的解构 150-165
4.5.1 数学的先天性 151-155
4.5.2 数学的集体约定性 155-158
4.5.3 数学就是进行语言游戏 158-162
4.5.4 遵守规则的可行性 162-164
4.5.5 结束语 164-165
4.6 弗郎西斯对维特根斯坦理论的辩护 165-173
4.6.1 弗郎西斯论布鲁尔的社会建构论 166-167
4.6.2 弗郎西斯驳布鲁尔对维特根斯坦理论的误用 167-169
4.6.3 弗郎西斯论反规则怀疑主义 169-172
4.6.4 结束语 172-173
结语 173-179
参考文献 179-195
附录 195-211
附录一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国内著作与译作 196-210
附录二 国内研究维特根斯坦的论文和纪念性论文 210-21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11-213
致谢 213-214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14-217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