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穆旦和惠特曼的诗歌都基于流浪过程中对传统的反叛、对自由与自我的追寻。但是,流浪过程中空间的转换意味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新目标的不断确定,因此,在终其一生不断地追寻、再追寻的反复中,获知这种寻找诗意栖居的旅途并没有终极目的,所以他们注定在路上。惠特曼与穆旦不仅精神流浪转向的时间段极为相似,甚至诗歌中对流浪主题的表现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都试图以肯定肉体的方式实现对传统的反叛,以寻求生命本真的存在,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以流浪作为反叛的方式。同时穆旦作为一个强者诗人,也通过“杀死”惠特曼这位父辈诗人而完成了他自己的独创性。第一章:惠特曼、穆旦形而下和形而上双重流浪产生的渊源。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身体流浪使他们扩展了各自的视域,由此开始对现有的生活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解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第二章:对惠特曼、穆旦诗歌流浪主题的文本细读。通过运用惠特曼“有机说”理论来具体阐释两位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精神流浪转向,由年轻时有意识地扩张自我和对传统的反叛,到中年受挫转而回归到对自我的思索以及晚年对于传统的回归等做一详细的梳理。第三章、第四章:通过分析惠特曼与穆旦在流浪途中对“肉体”这一意象的表现方式来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流浪在惠特曼与穆旦诗歌中所呈现的不同审美风格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其诗歌研究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摘要 2-3 Abstract 3 引言 5-11 一 惠特曼、穆旦诗歌流浪主题的形成动因 11-22 1.1 拿生命铺平这无边的路途 11-15 1.1.1 没有开端的旅途 11-12 1.1.2 天涯的什么地方 12-15 1.2 不知前途何方,但仍然在前进 15-22 1.2.1 自己的不同阶段 15-18 1.2.2 阴暗的生的命题 18-22 二 流浪主题的文本表征 22-46 2.1 年轻时:我们的心不断地扩张 23-30 2.1.1 世界在我面前 23-26 2.1.2 哪儿有我的一条路 26-30 2.2 中年时:路的创造者,无路的旅人 30-37 2.2.1 失败也是伟大的 30-35 2.2.2 他躲在真空里 35-37 2.3 年老时:我要回去,回到我已迷失的故乡 37-46 2.3.1 最欢快的日子 37-42 2.3.2 死亡之宫 42-46 三 流浪途中的身体 46-50 3.1 惠特曼:在流浪中以肉体表征自我 46-47 3.2 穆旦:肉体流浪中的生命之力 47-50 四 流浪在惠特曼、穆旦诗歌中的审美特征 50-55 4.1 惠特曼:流浪中的狂放与坦然 50-52 4.2 穆旦:流浪中的悲壮与苍凉 52-55 结语 55-56 参考文献 56-58 附录 58-61 致谢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论文 代写哲学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