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灿烂的时期,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都十分强盛,同时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此时社会呈现出一种流动易变的态势,给人以勃勃的生机,为文化艺术的开拓与创造提供了社会基础。盛唐时期的思想是较活跃和开放的,封建君主实行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思想文化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盛唐时,文学上出现变革,摆脱靡弱诗风以后使唐诗以浩瀚的数量和精美的质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绘画创作空前高涨,是中国绘画史上能突破传统束缚而最有创新精神的的时代。音乐舞蹈也达到了高潮,在广泛吸收不同民族甚至外国艺术精华中创造出崭新的唐朝乐舞,它的“纵横跳动”、“旋转如风”也给盛唐的书法以有益的启示。富于变革的时代、强盛的国力、宽松的政治氛围、活跃的思想、繁荣的文化构成了以雄壮浑厚为主旋律的“盛唐气象”。颜真卿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伟大的时代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书法艺术创作。“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指向是“颜体书风”形成的客观条件。
颜真卿的书法气势磅礴,端庄雄浑,有唐代盛世的气象。开创了一代雄健书风,成为继王羲之而起的第二位书法革新家。“范文澜同志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法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这是对颜真卿书法最恰当的评价。”⑤董其昌论书字,以为其初须与古人合,其后须与古人离。我们认为,在历代书家中,深得此法者,唯颜真卿一人。颜真卿的超人之处,就在于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革新家。
三、创作及审美差异性
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作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在创作和审美追求上都各具特色。晋人书法呈现出平和自然、含蓄蕴藉美的境界;强调情理统一,崇尚刚柔相济、骨肉相称、骨势与韵味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以尚韵著称。唐代则推崇雄强肥硕、豪放飞动的阳刚之美,以“尚法”见长。而这种创作及审美的差异性,则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心理、时代风尚以及创作主体的情感好恶等造成的。王羲之与颜真卿作为这两个时代的代表书家,其创作和审美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书家艺术风格的形成,取决于自身的审美意识,而审美意识的建立,又直接地受到时代审美指向的影响和制约。
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也是古代书法美学的确立、成熟时期,又是第一个繁荣期和发展高峰。⑥晋人书法达到了刚柔相济的“中和”美的典范形态。王羲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是其典型代表。晋代是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时代。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并非单指文学。其它艺术,特别是书法,同样从晋代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书法艺术发展到魏晋,各种书体更加完备,并且出现了“每为一字,数体俱入”(王羲之)的趋势,各种书体交互影响、渗透、融化,极大地增强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⑦从王羲之书法审美来看,强调情理统一,崇尚一种刚柔相济、骨肉相称、骨势与韵味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与晋代崇尚“中和”之美的审美指向是一致的。他的书法不锋芒毕露、剑拔弩张,又不软弱松散、俗媚无力;既非“筋书”,又非“墨猪”,各形式美因素和谐统一,给人以平和舒畅的审美感受。王羲之的书法“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孙过庭《书谱》),“同夫披云睹日,芙蓉出水”,“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书后品》),表现出“尽善尽美”的“平和”艺术意境。王羲之书法的这种不激不厉、笔笔有所交待、节奏平和的用笔以及安详潇洒、从容自然的体态,正反映了道家那种内在的、本质的和精神的美的主观追求,所以说王羲之是深受道家思想的熏染。
颜真卿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他是经历了盛唐时期而进入中唐的人物。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由郎官而节度使、尚书,进爵鲁郡开国公,是唐王朝政权机构中的重要成员。他的特殊经历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他既有繁荣强盛的盛唐之世的经历,又有中唐之后动乱年代的情感体验。盛唐之世国家无比的强盛,人民具有雄大的魄力和无比的自信力,这些都影响着颜真卿的审美理想。到了隋唐时代,晋人书法艺术中的“神理”凝成了“法”。颜真卿再现的是他的书法风格浓缩的盛唐气象,散发着浓重的时代气息。时代风貌和审美理想对颜真卿的影响,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一个人审美趣味的形成又和他的思想情感、性格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颜真卿卓越的人格是人所共知的。他忠君、爱国,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他立朝刚正,敢于同权奸针锋相对,虽屡遭打击陷害,仍耿直刚烈的品格始终不变。象他这样刚正义烈之士,就必然具备坚韧厚实、雄壮、正大的审美追求。
颜真卿生活在唐代,这个时代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它崇尚雄强肥硕、豪放飞动的阳刚之美,推重法度的审美地位。唐代也是一个越来越重情感、重神的时代,它使魏晋以来出现的注重主体情感的萌芽得到茁壮成长。唐代还出现了充分张扬个性、自由奔放的时代,而颜真卿的书法代表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一种宏博深厚的书风,他的书法比之前人更显出不加雕凿的坦率和真诚,大刀阔斧,深厚刚健,竣劲纯朴,他的字既不是王羲之的那种柔媚灵巧,也不是张旭的华丽多姿,不靠人为的雕凿,全然出于一种天然的本性,具有五岳山峦雄浑的壮美。他的书风开创了一个时代。颜真卿书法充分体现了唐代推崇雄强肥硕、豪放飞动的阳刚之美的理想。他的书法表现出崇高的壮美风格,一眼望去,如见雄伟的山峦,如观苍松翠柏,气势开阔,筋骨内含,老辣纵横,高雅阔达,受到历代书画家的好评。
就风格来讲,王羲之的书法以“潇洒”著称,颜真卿的书法以“雄浑”取胜。尽管他们的书法风貌截然不同,然而都为我们树立了美的典范。
潇洒也就是自由萧散,逍遥洒脱,悠然自得,超然出尘,既不激不厉,又毫无拘束…王羲之开创了清新流便的优美书体,其书艺清真潇洒,精妙之神,高精远韵,溢于字里行间,且不论《兰亭序》的不激不厉,志气和平;《此事帖》的情驰神怡,兴象万端;《裹鲊帖》的从容与舒徐,挥运自如;《快雪时情帖》的随心所欲,清逸流畅……就如草书《十七帖》,虽然也还是字字分离,却也情溢神流,萧散清朗,优游不迫,洒脱不拘。朱熹《晦庵题跋》评《十七帖》道:“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这一品评,正是品鉴了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潇洒”。
雄浑就是雄伟浑厚,是一种阳刚之美,至大至刚之美。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美即为雄浑之美。先说颜书体量上的丰伟厚重。从《东方朔画赞碑》看,书法点画筋丰骨壮,富于重量感和厚度感,在体量上成为“无法较量的伟大的东西”。再说颜书力量上的强劲无敌。蔡邕《九势》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上述颜书体量的丰伟厚重,如果没有“力在字中”,就会流于多肉微骨的“墨猪”,颜书的多力丰筋,在书法史上是第一流的,历来对此评论也极高,“鲁公书雄秀独出……格力天纵……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统观颜真卿的作品,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又如见一团元气,郁勃磅礴,浑然沛然,莫能制抑,颜真卿笔下的雄浑美,确乎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
王羲之与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成就最高的两位书法家,都是里程碑式的书家,他们都具有大胆革新的精神和惊人的创造才能,王羲之书法的“潇洒”与颜真卿书法的“雄浑”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貌,然而都对后世树立了美的典范,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毕业论文 代写书法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