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ios平台的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研究
【摘要】 本文以注意力经济学为基点,从如何抓住用户注意力的角度,对移动设备界面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与设计实践,总结得出移动设备注意力设计的界面设计原则。首先,文章从注意力的角度,结合设计艺术学、设计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移动设备界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按照用户接触界面的过程将设计案例分四阶段进行论述,分别为:吸引阶段、引导阶段、维持阶段、传播阶段。吸引阶段对简洁易用性与图像吸引力进行了分析;引导阶段对层次结构、反馈机制、文字规则、提示设计、一致性和标准化进行了分析;维持阶段对拟物化设计、安全感设计、视觉噪声、色彩应用、细节设计与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传播阶段对明星效应与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其次,进行了设计案例的实践,通过实际案例的整个设计过程,加强对设计方法的概括。最后,在案例分析与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出移动设备注意力设计的界面设计原则为网格秩序化、图像优先化、反馈明确化、设计美学化、感受人性化和体验愉悦化。本文为心理学、行为学学科知识与视觉设计知识找寻合理的结合,将移动设备界面设计原则由单纯的“术”引申为“道”,提供了一个既满足时代需要创造经济效益,又符合设计师创造良好体验的社会责任的界面设计原则。
【关键词】 界面设计; 移动设备; 注意力;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
1 引言 11-16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1
1.2 研究的背景 11-13
1.2.1 国外界面设计的研究现状 12
1.2.2 国内界面设计的研究现状 12-13
1.3 研究的范围 13-14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5
1.4.1 经济意义 14-15
1.4.2 学术意义 15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6
2 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命题 16-20
2.1 注意力概念 16-17
2.1.1 注意及注意力 16
2.1.2 注意力经济 16-17
2.1.3 注意力经营 17
2.2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 17-20
2.2.1 移动设备定义 17-18
2.2.2 界面设计 18
2.2.3 移动设备的特性 18-20
3 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20-26
3.1 注意力的心理规律 20-21
3.1.1 注意力的选择性 20
3.1.2 注意力的分配性 20-21
3.1.3 注意力的持续性 21
3.2 注意力的基本特征 21-23
3.2.1 注意力的目标性 21
3.2.2 注意力的互动性 21-22
3.2.3 注意力的人本性 22
3.2.4 注意力的风险性 22
3.2.5 注意力的超值性 22-23
3.3 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23-26
3.3.1 生理上影响注意力的因素 23
3.3.2 心理上影响注意力的因素 23-26
4 移动设备注意力设计的界面设计方法 26-64
4.1 注意力的吸引阶段 26-36
4.1.1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简洁易用性 26-33
4.1.2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图像优先化 33-36
4.2 注意力的引导阶段 36-48
4.2.1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清晰层次结构 36-39
4.2.2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及时明确反馈 39-40
4.2.3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文字明确与对齐 40-43
4.2.4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正确提示引导 43-47
4.2.5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47-48
4.3 注意力的维持阶段 48-61
4.3.1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拟物化设计 48-51
4.3.2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安全感营造 51-53
4.3.3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避免视觉噪声 53-54
4.3.4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合理色彩应用 54-57
4.3.5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精致细节呈现 57-59
4.3.6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环境适应性 59-61
4.4 注意力的传播阶段 61-64
4.4.1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明星效应 61-63
4.4.2 移动设备界面设计的负面效应 63-64
5 移动设备注意力设计的界面设计实践 64-75
5.1 设计实例总体分析 64
5.2 界面线框图设计 64-67
5.3 界面设计稿绘制 67-74
5.3.1 界面的网格秩序设计 67
5.3.2 界面的图像设计 67-68
5.3.3 界面的反馈设计 68-70
5.3.4 界面的美学化设计 70
5.3.5 界面的人性化设计 70-71
5.3.6 界面的愉悦化设计 71-74
5.4 应用信息反馈 74-75
6 移动设备注意力设计的界面设计原则 75-83
6.1 网格秩序化 75-76
6.2 图像优先化 76-77
6.3 反馈明确化 77-78
6.4 设计美学化 78-79
6.5 感受人性化 79-81
6.6 体验愉悦化 81-83
7 结论与展望 83-86
7.1 论文主要结论 83-84
7.2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局限性 84-85
7.3 未来展望 85-86
参考文献 86-88
作者简历 88-90
学位论文数据集 90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代发论文 代写毕业论文 代写职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