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颜筋柳骨
中文摘要:唐代书法是继魏晋之后中国书法文化中又一个高峰,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作为唐代书法文化的重要代表,颜真卿、柳公权各自创立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使中国古代书法文化又前进了一步,为中国古代书法文化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本文对颜体和柳体书风的形成过程及风格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唐代书法 颜筋 柳骨
Abstract :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is after Wei Jin Chinese calligraphy culture in again a high peak, and had been continue till now. Be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calligraphy culture of the Tang Dynasty, each of YanZhenqing , civic LiuGongquan of Yan established own calligraphy style, making Chinese ancient calligraphy culture gone forward the one step again, writing down the literary piece of the glitter for the Chinese ancient calligraphy culture.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es of this text to body of Yan and the Liu body book breeze carry on the study of the first step.
Keywords: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YanZhenqing Bone of Liu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唐代书法更是如花似锦,人才辈出,书法文化也如同丝绸之路一样被开辟着。唐代书法艺术,直接继承了六朝书法传统,是六朝书法发展的继续。唐代书法,大致可分为初、中、晚三个时期。初唐追慕晋韵,书贵峻美严整,欧、虞、褚、薛各有特色,皆具大家风范。中期是唐代书法发展的高峰,在一场空前的书法革新浪潮中,名手如云、大家迭出,篆、隶、楷、行、草诸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从此,唐代书法完全摆脱了六朝影响,建立起一代宏伟书风,其中以颜真卿最为杰出,开创书法史上又一大流派,与二王并行后世,影响深远。晚期柳公权出,矫正盛唐中的新书风,转尚清劲书风。下面分两部分谈一谈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
一、雄浑铸“颜体”——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709年,卒于785年。在他七十多载的生命旅程中,充满了传奇,也布满了坎坷,颜真卿为华夏文明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艺术的角度讲,他在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书圣”王羲之,是开宗立派的艺术巨匠。苏轼曾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1]于此可见颜鲁公在书学上的杰出成就。同时,颜真卿有着不媚俗流的端正品格,他忠君爱国、正直义烈、英勇抗击安史之乱,坚决反对藩镇割据,最后遭奸人暗算,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谱写出伟丈夫的壮烈诗篇,得到了后世之人的无限景仰。
颜真卿的一生,一半是在沙场、在朝廷的复杂关系中度过的,他把他的全部忠心献给了唐王朝,真正做了一位忠贞清廉的大臣;而另一半是在书斋中度过的,他钻研艺术、文学,酷爱书法,这是他的一方宁静的天地。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一代书家的巅峰。
颜真卿的七世祖是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他虽然出身名门,但其童年却是在清苦中度过的。他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殷氏亲加训导,年纪尚幼就已经十分用功懂事。伟大的成就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年累月甚至是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与不断追求。
颜真卿的书法,自幼得家学熏陶,他的七世祖颜之推精于书学,自南朝以后,真卿祖上多以草隶篆楷为时人所称道。在颜真卿的同辈之中,如颜曜卿、颜妲卿等也是书学造诣精湛,因此颜真卿所受的书学影响深厚,颜家书学传统对他有很大影响,他甚至认为“及至小子,斯道大丧”。故颜真卿定下了要在书学上“齐于古人”的目标,其中也包括对颜氏一族书学传统的光大。同时,鲁公也从母亲的家族中摄取了书学营养。颜氏与殷氏两家数世联姻,两家书学得以汇流合璧。颜真卿的父亲、伯父少孤,养育于当时“以能书为天下宗”的舅父殷仲容家,蒙教笔法。颜真卿从小也由母亲殷夫人亲加训导,得到很好的书学启蒙。
颜真卿的书法与杜甫的诗、韩愈的文并称“唐代三绝”,而在书法艺术史上,谈到楷书,有“颜、柳、欧、赵”四大家的说法,颜真卿居其首位。人们往往还将其与书圣王羲之并提,以为王以行书为第一,颜以楷书为第一。这说明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的卓越。颜真卿博采众长,出入百家,力纠学习二王中的流弊,大胆推陈出新,完美地融会南北书风,采篆隶古法和民间手抄本入楷、行、草书,独出机杼,创造了与唐代盛世相适应的新风格、新体势、新境界。
他的书风劲健厚重,博大雄深,刚正堂皇,气魄宏伟,是阳刚壮美的典范。其笔法,中锋运笔,笔笔沉着,饱满圆润,筋健肉丰,折钗、屋漏、印泥、画沙笔法兼而有之,线条如浮雕般空出纸面,具立体效果;结体四面撑满,成向中宫内环捧抱之势,精光内含,张力弥满,蓄而不发,端庄冲和;整体章法雄迈洁整,纵横有象,低昂有态,气势磅礴。作为书法家,颜真卿为后世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书法文化遗产。他的书法作品有端庄秀美、一笔不苟的小楷,有笔力万钧、气势磅礴的大楷,有起伏跌宕、笔墨淋淳的行草。传世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赞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下层兴颂》、《颜勤礼碑》、《自书告身》、《祭伯文稿》、《祭侄文稿》、《争座位稿》、《刘中使贴》等到七十余种碑贴。其中《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是“颜体”书风的代表作品。
他的楷书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五十岁以前是第一个阶段。天宝二年的一天,颜真卿第一次拜访张旭,这次的拜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颜真卿“师事张公,竟不蒙传授(笔法)”,[2]而是说了一些“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等无关痛痒的话,天宝五年(746年),颜真卿第二次拜访了张旭,“草圣”或是被其好学上进的精神感动,传授以笔法妙理,向他指明了主攻真、草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使他学到了张旭的创造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他初步确定了自己的“颜体”面目。此时,颜真卿在书学上已有相当的修为,自天宝五年张旭授笔法于鲁公之后,他的书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代表作品有《多宝塔》《东方朔画赞》等。五十岁至六十岁,可视为鲁公楷书创作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颜体”形神兼备,趋于成熟。此时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颜家庙碑》及墨迹《朱巨川告身帖》等。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其后接二连三地被黜,使颜真卿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生活方式频繁转换,人生体验更多,艺术体味也就更深。这些,颜真卿“一寓于书”,将前期的“颜体”反复锤炼,炼形炼神,从而神形兼备,终至成熟。六十岁之后的十多年,是鲁公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此时,颜书已达人书俱老、腐朽为神奇的境界。此时,鲁公楷书主要代表作有《颜勤礼碑》、《大唐中兴记》以及墨迹《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独创性在楷书方面表现最突出,《颜勤礼碑》全称《夔州督府长史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神道碑。此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文至“铭日”止,现置西安碑林。《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楷书代表作品。后世评为:笔法纯熟,端庄伟岸,雍容雄秀,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所谓“颜筋柳骨”之“颜筋”在此碑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用笔上,他引篆隶笔法入楷书,改变了初唐“王派”书家注重运指、轻盈秀丽、以瘦硬取胜的特征。他吸收了篆、隶中锋行笔和藏锋逆入的特点,变“王派”楷书直画的相背为相向,重点竖画写得略带圆弧形,如饱满待发的强弩。点画丰腴劲健,血肉丰满,骨力强健,涩而不滑,端庄雄伟,含蓄自然,如“屋漏痕”,浑圆厚重而富于内在的强大劲力有“力透纸背”的效果,即为后人所说的“颜筋”。结构趋于正方,上下相称,左右均衡,平直宽绰。一反“王派”书家大多左紧右舒、左低右高、右肩稍耸、字形欹侧之势和灵便洒脱之姿。吸收了篆书正面取势,浑圆庄重的特点,笔画端平,左右对称,字字都以正面形象示人,四周撑足,外密中疏,在窨上造成一种扩张感,特别是在与《张猛龙碑》《元思墓志》等魏碑书的紧缩型窨相比,张力感尤为明显。章法布局与“王派”楷书字小而行距大、具有宽舒静穆之感相比有明显区别。颜体楷书字大而字距小,整篇洋溢着恢宏气势,浑然一体,其章法是凭借基本方正、大小相仿而又变化丰富的字形来取得统一的整体效果。方正字形的上下连缀和左右映衬,造成了一种充沛而庄重的气势,使单字的结构显得异常宽博开阔。这种驻实饱满的章法布局是依靠其强劲厚重的笔画,宽博开阔的结构来支撑的。它压缩了字距行间的空白,使其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而用浓重的墨色占据整个窨,全篇布局充实茂密,如排兵布阵,戟弋森森,纵横成列,整齐大度,浑然一体。充分显示出“颜体”的力量美和气势美。正如米芾所说,颜真卿书法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3]其楷书被称为“颜体”。正如史家范文澜所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4]
一般说来,人们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最欣赏的是他的字中所表现的“劲”与“力”,这正是他的人格力量的显现。字如其人,颜真卿生活在盛唐到中唐时期,他的书法作品可以说是表现了盛唐时期国家蓬勃向上的力量,也表现了他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当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走下坡路的时候,他作为朝廷重臣以儒家的人格要求自己去努力维护唐王朝的统治,这种精神反映在他的书法上就是一种刚毅和坚韧的“劲”与“力”的感觉——这境界与王羲之一脉的书法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飘逸劲秀是大异其趣的。如果从纯艺术的角度看,颜体楷书,显然是将楷书的法度和书写规则进一步明朗化、简单化了,使用笔、结体有了一套更为简单明了的可遵依的规矩。这也是颜体楷书在后世大受欢迎大为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唐政治宽和,经济强盛,文化繁荣,民风豪迈开放,胸襟博大,审美上喜丰厌瘦,鲁公书法正是这种时风培育出来的奇葩。
二、“骨鲠”——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继颜真卿之后的另一位大书法家。他创造性地承接前人成就,自创“柳体”,与颜书并称“颜筋柳骨”,成为历代书家的楷模。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毕业论文 代写书法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