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阅读不但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我的兴趣。我很喜欢看书、看期刊论文,也很喜欢阅读其他人的文章,像朱敬一院士《给青年知识追求者的信》里说的“不住相读书”——不要为了特殊的目的而读书。其实,我修读博士学位时,修了 很多课,读了很多当时或许觉得不是很有用,只是为了应付课堂要求的东西。可是,过了三、五年后,我才发现,我博士论文的想法可以撑一段时间。可是,等到我五六年后需要突破时,反而是那些当时所念而自己认为并不相关的东西,对自己的帮助却渐渐地突显出来。 比方说,很有趣的是,我曾读过珍古德的书,因为那时候我有一个朋友修了人类学的课,他们有“带回家的考试”(take-home examination),朋友在写作业时遇 到瓶颈,我为了帮他,只好开始读珍古德的书。珍古德是研究 猩猩的,在她的书里面有一个重点是,为什么猩猩不能发展出更高的智慧?这个问题对于学习十分重要,猩猩的基因跟人非常接近,但为什么猩猩没有办法变成人?其实,这些阅读和我当时的研究一点都不相关,但却对我后来在学习研究上有很大的启发。 研究者应该达到的后天条件 第一,研究者要对研究工作本身有兴趣。如果一个人对研究工作本身没有兴趣,那一切都不用谈了。因为,我真的觉得这样大家都痛苦,不仅学生对进行研究不感兴趣,老师带起来也会感到无力。而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双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 研究对我而言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喜欢发表、喜欢讨沦、喜欢搜集资料、喜欢分析资料,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建议你可以由这些面向切入,看自己是否感兴趣。要能在过程中得到乐趣,必须想到要搜集资料很高兴、开始分析资料也很高兴、写一篇新的论文更高兴二拥有这种态度,自然能够得到乐趣。
第二,对你研究的主题要很有探究的渴望。没有人生下来就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尝试,研究者需要自己去找出个人的动力,唯有对一件事深感好奇,才会去投人,才会燃起着手文献探讨、搜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的热情。所以,身为一个研究者,一定要对你自己探讨的研究问题的,特别是博士班的学生,更需如此。我最害怕一种学生,就是我问他:“你学位论文在做什么?”他竟网答我:“没法说啦!”很像羞于启齿。 当然,这个决定需要跟指导教授讨论。我认为,研究者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愿意投人奉献的题目,那才是一个好的题目。变成一个好的研究者,是要看到任何东西,随时随地都可能联想到某些现在有兴趣朗研究议题。可是,我也很害怕有人跟我说:“他对所有东西都很有兴趣!”因为这样等于什么都没讲。身为研究者,必须要找到一个好的主题,然后愿意投入,当然,我要再次强调,这个主题要是其指导教授所认可的。 第三,学术研究需要经过良好的指导训练。有好的训练对研究者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包括理论基础、相关的知识、技术与研究方法,如果没有这些,是无法长久从事研究工作的。对博士生而言,如果指导教授要你去修哪些课,你即使百般不愿意,也还是要去修那些课,我相信你的指导教授是为了你好,希望你拥有好一点的训练,什么东西都去涉猎一些。
关于博士生的训练,我觉得,当学生的时候是能多修课的最好机会,当踏出校门开始工作后,坦白说,就我而言,要好好地去修一门课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好好掌握学生阶段的机会,多去修一些课是很有帮助的!进入工作场域,在较无学习的压力下,很多时候,人就会偷懒、帮自己找理由。结果都没有去修。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认为,在学生阶段,值得去接受一些好的训练。 至于我的指导教授,则给了我最好的训练,这个人未必是该领域最顶尖的那个人,却是最符合你现在的需求、跟你的感觉最合的人。不需要去迷信名牌教授,有的学生非常好,但他跟名牌教授却未必适合。不过,选择指导教授还是有一些通则,诸如领域、研究兴趣、个性等。理论方面,他也为我示范了良好的态度:对研究的执著、热衷。直到现在七十岁了,他还是一样,把研究当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不断地看新的东西、学新的东西,并且引领他的学生往新的领域前进。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好的研究环境。合适的研究环境也很重要,譬如所在的机构,有没有良好的研究气氛,重不重视、支不支持这类的学术研究,同事、同行之间能否有正向良性的对话、互动。好的学术伙伴也是相当重要的,应该是多与自己学术程度相当的研究者进行探讨,而不是一个比自己厉害太多的,因为这样每一次的讨论都想问他很多问题,让他觉得好像在跟一个很差的人讨论似的。可是,也不要找一个程度跟自己差太多的,搞得自已好像每天都在帮别人而已,这种感觉并不好。所以,要找一个程度差不多的学术伙伴,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我之所以能从科学教育跨人网络学习的领域,除了博士班修了许多相关课程外,其实与我回台湾后的前十年一直都在以资讯见长的交通大学服务,有很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