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李——困顿在精神“围城”中的正派市民 老舍曾这样分析过一部分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有的是徘徊于尽孝呢,还是为自己呢?有的是享受呢,还是对家小负责呢?有的是结婚呢,还是保持个人的自由呢?……花样很多,而基本音调是一个——徘徊、迟疑、苦闷。他们可是也不敢就不挣扎,他们的理智给情感画出道来,结果呢。还是努力的维护旧局面吧。反正得站一面儿,那么就站在自动儿习惯下来的那一面好啦。”⑤这段文字,生动地概括了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他们在五四时代浪潮中觉醒了,却没有斩断与旧的观念、文化的关系,既不甘沉沦,又无力挣扎,徘徊在理想与责任之间,痛苦地困顿于自身构筑的精神“围城”中。老李便是其中的一位。 老李是小说里仅有的一位稍具亮色的人物,他也是财政所的科员,且是忠于职守的科员。他人品好、有学识,在衙门里是唯一具真才实学的人,也是唯一能坐在那里干点实事的人。同时,他勤于思考,能够比较深入地考虑问题且能揭示问题的本质。然而他供职的财政所,却是一个腐烂发臭的官僚机构:“所长是谁?官僚兼土匪。小赵?骗子兼科员。张大哥?男性的媒婆。吴太极?饭桶兼把式匠。孙先生?流氓兼北平俗语搜集者。邱先生?苦闷的象征兼科员。”这些人物都是那个社会的基础,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的老李,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老李虽然痛感在那里没有任何价值,并能清楚地认识到:“一定有个更大的东西,根本要不得”,“一定有个总毛病”。但老李却又是个俗人,他摆脱不了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社会环境,市民阶层中的敷衍、苟且、软弱等诸般弱点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老李自己也说过“张大哥是地狱中最安分的笑脸鬼”,他自己是“地狱里的规矩人”,是“张大哥第二”。他也经常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反自己心境的事情。他“顶不喜欢随俗,而又最怕驳朋友的面子,还是敷衍一下好吧。”老李不是个强者,他的薄弱意志经常使他屈服于现实,“不敢和无聊、瞎闹、硬碰一碰”。他对小赵这样的恶棍,就毫无办法。当自己的太太被小赵作弄当众出了丑,作为一个堂堂的男子汉大丈夫,老李不敢对小赵有任何异议,也不敢反抗那些无聊的社会规俗,而只会回家大哭一场——哭自己无能,骂自己是怯货,哭家庭是一汪臭水,哭世界是一片沙漠。但哭骂后,还是“认命”,第二天还得照旧去敷衍。 老李是个正直的好人,他也热心助人,比起张大哥的热心老李更显得诚恳。在张大哥的儿子被捕后,唯有老李一人诚意去营救。当时,平日能耐的张大哥早已黔驴技穷,老李倒成了主心骨,他主动找小赵帮忙并给了他250块钱,而且还把自己押给小赵:“我给他一个收拾我的机会,他只要能救出天真来,对我是怎办怎好。”最后他将被小赵索取的房契还给了张大哥并安慰大哥尽管拿着,有事他担着。同时,还将刺杀了小赵的丁二爷带回乡下避风头。老李这样做,确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气概,在那个敷衍的灰色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就连老李自己也觉出有点“切实的活着”的气息了。但他完全没有料到,把自己“押”给小赵的结果,不但没有耶稣似的行奇迹,而是被同事们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骂他想谋个头等科员。对于没有学会逢场作戏的老李,唯一的办法就是苟且敷衍。 最让老李苦闷的是他的婚姻,老李有其对心中“诗意”的追求:“一个还未被实际教坏了的女子,激情象一首诗,愉快象一些音乐,贞纯象个天使。”而只要遇上他所理想的女子,“他才能觉到生命,才能哭能笑,才会努力去做爱作的事。就是社会黑暗得像个老烟筒,他也能快活,奋斗,努力,改造;只要有这么个妇女在他身旁。”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老李倾慕邻家那颇具“诗意”气质的马少奶奶,但婚姻的枷锁,道德的樊篱,令老李望而却步,他只能躲在自家的屋檐下,用哆嗦的目光追随他的意中人。若能与她正面地说上话,自是感到通体舒畅。最胆大的冒险,莫过于在年底的护国寺庙会上,老李得到一个倾诉心曲的良机,不料,马少奶奶却象一个老大姐似的教训他,拒绝他。这令老李伤心不已,又愧又羞。老李不免平心静气地看看自己的夫人,一位有着一双前后顶着棉花的改造脚的乡下太太,她只是对作饭十分在行。老李曾试着为她读书,但她只惦着“菱的裤没补好”,老李总感觉着夫妻之间隔着些什么东西。但当老李得病时,太太的悉心照料又令老李感激不已,一对天真可爱的儿女更是令他愁肠百结,因而,具有传统文化优质的知识分子——老李,别无选择,“为太太他得活着;为责任,他得活着,即使是不快乐得活着。”鲁迅曾沉痛地说过:“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作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帐。”⑥老李只能默默维持着这段无爱的婚姻。 面对上述种种,老李不愿同流合污却只有敷衍,想改造社会却缺乏勇气,想逃离无爱的家庭却顾及到责任,想追求“诗意”却终成虚幻,所有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老李选择离去,辞去了被人们认为是“肥缺”的美差,到乡下开始新的生活。这可以说是老李无力的反抗。 老李是老舍笔下现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之一,他们与传统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一切美德,虽然他们有着新观念、新思想,可最终还是传统观念占上风,无法冲破自己构筑的精神围城。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知识者的悲剧所以比普通农民、市民的悲剧更深刻,就是因为后者因愚昧麻木而走向死亡,前者却是清醒地迈入地狱。老舍对于这类知识分子是深爱和同情的,但对中国知识者的希望不在他们身上。至于在他以后的作品中,他所呼唤的勇敢的、乐观的、进步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才出现。 三 、小赵、张天真——汇集中西文化劣质于一身的新派市民 在中国社会更加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中,外国帝国主义除了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意识腐蚀中国人的灵魂,这样就产生了一大批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新派市民。他们一方面保持着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特点,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文化劣性的污染,由此,他们的思想逐步“洋化”,人性也开始异化。《离婚》中的小赵和张天真就是老舍笔下新派市民的典型。 与老派市民求稳、求静,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同,新派市民求动、求乱,他们不仅道德沦丧,更是以极端利己主义至上。小赵便是作者塑造的一个鲜明的反面形象。他是所长太太的人,而所长太太又是所长命运的主宰者;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成了一名恶霸式小官僚的代表。此人极其庸俗下流,而且阴险狠毒,两面三刀,伪善且见风使舵。他“没有道德观念”,“不承认人应有良心”, “每逢他特别的喜欢,别人不免就害头疼。”甚至连老实、善良的李太太也从被骗赴宴、当众出丑的切身体验后咒骂:“没有见过这么坏的人。”“老李没得罪过他,但他要得罪老李”,他曾与所长太太合谋收拾老李。吴太极丢官后,他设计让老李顶,又让吴太太因此纠缠老李大闹不止。张大哥的儿子入了狱,他乘机打劫,不仅得了老李的250元钱和张大哥的两张房契,还诱骗张大哥的女儿张秀真。小说第十五章最后一节是小赵洋洋自得的内心独白,这恰是这一流氓骗子绝妙的自画像。 小赵虽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但他也是在这片古土中孕育的,因而他也带有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特点。最明显的是对婚姻的看法。老舍将他对婚姻的态度概括为:“孔教打底,西法恋爱镶边”。小赵崇尚西方的性爱自由,因而他不仅得心应手地玩弄着女人,并干着拐卖妇女的人贩子勾当。然而一旦想到结婚对象却必要身家清白,单纯贞洁的女子。所以遇上秀真时,小赵倒动了结婚的念头,并恬着脸感慨自己是良心发现:“人心总是肉长的,小赵的心不幸也是肉长的,这真叫他无可如何地自怜自叹自恨。”像小赵这类流氓无赖,居然还能在社会上很混得开,正像小说中所说的“张大哥没有前途”,“小赵正前途远大”。像小赵这类新派市民之所以“前途远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心理适合半殖民地社会的特点。 小说中的张天真虽不像小赵那般罪大恶极,却是又一个令人厌恶的新派市民形象。按说他是年轻一代,念着大学,受过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应该是备受期望的青年。而他——“漂亮、空洞、看不起穷人,钱老是不够花,没钱的时候也偶尔上半点钟课。……头发很讲究,不出门时永戴着压发的小帽垫。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园的广告。非常的和蔼,对于女子;也好生个闷气,对于父亲。” 他不喜欢读书,从初中到大学全靠父亲活动才进去的。他想养个法国姑娘,就估算着去外国留学。听说“外国青年全爱吃冰欺凌与水果,于是他论半打吃冰欺凌,以十个为起码吃橘子,随后便把帐条硬往家里送。”“天真以为父亲是财主,于是父亲不给钱,他希望 ‘共产’。父亲给钱,他希望别共了父亲的产,好留者给他一个人花。”他无事生非,稀里糊涂地被关进了监狱,险些吓死。但在出狱后,却又摆出一付英雄的架势——因为他做过牢。这就是张天真,胸无点墨,图慕虚荣、贪图享乐、轻浮自私。他自以为沾着点西方现代文明了,却只是一个拾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牙慧的浅薄青年。 老舍以漫画式的夸张嘲讽的笔调来描绘新派市民,主要体现了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老舍对西方“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等文化思潮,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尽管“个性解放”在西方社会曾起过作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也起过作用。但老舍能清醒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市民社会里,他们绝不可能彻底洗涤市民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老舍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是务实的、深刻的。 结 语 通过对市民形象的塑造、市民性格的剖析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和批判是老舍的创作旨意。他早期创作的三部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均以旧文化营垒的北京熏陶出来的市民型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着力针砭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国民的劣根性。而长篇小说《离婚》则是老舍这一独特艺术风格进入成熟之境的佳作,尔后,老舍就沿着这一创作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持久的探索。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毕业论文 代写文学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