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是政法学院很满意率为2 人(10.53%);满意率为14 人(73.68%);较满意为3 人 155 (15.79%)。希望满意率比较好的院系学科联系馆员再接再励,而其它学科馆员则应迎头 赶上,争取在下个年度工作中做得更好。 1.6 是否赞成学科馆员——学科顾问模式? 我馆开展学科馆员初期,只是学科馆员单向地向各院系联系,在实际工作中院系反映冷 淡,缺乏有效的配合。由于院系教师不是坐班制办公,学科馆员与院系联系时,很难找到院 160 系主要负责人,只好将有关信息或任务交待给系干事或某位教师,遇到不负责教师则所有的 事情便会是石沉大海,成了联系院系学科工作的障碍。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您是否赞成在每个院系聘任一位教师配合 学科馆员工作?”。调查结果显示,111 人(70.70%)赞成在每个院系聘任一位教师配合学 科馆员工作,特别是被调查的6 名教授全部支持图书馆聘请图情教授,说明院系教师不仅非 165 常支持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而且还愿意派出有关人员协助配合学科馆员工作。(图9) 1.7 对学科馆员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调查问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开放性问答题,要求对学科馆员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 其中有27 名人员写出了自己对学科馆员的期望,摘录几条具有代表性意见: 170 “学科馆员能及时收集各系老师希望购进的图书,希望能付诸实践”; “及时统计各类图书、杂志数据为各院系提供准确信息”; “可以把图书馆更新的书张贴出来告诉读者,让读者知道图书馆更新了哪些书籍”; “主动热情及时地为教师提供有关学科方面的资料,以及基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 果”; 175 “希望学科馆员的整体素质能进一步提高,态度更和蔼”。 另外读者建议在条件允许下多购买些中外文数据库,希望提供资源检索方面的培训。 通过这次调研最大的感受是广大教师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渴望,同时强烈地希望学科馆 员为其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反而是学科馆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起来摸不开脸面,成 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瓶颈。 180 2 学科馆员服务的成效 我馆推行学科馆员服务制度一年多来,通过学科馆员主动深入各院系逐步开展工作,学 科馆员与教师得到了相互的交流与认识,同时获得了他们的好评与认可。归纳起来,学科馆 员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 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图书馆“坐等上门”的传统服务模式,加快了图书馆资 185 源的交流与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派出的 上门服务的使者,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队。学科馆员走进各院系办公室,参加有关院 系全体教师会议,与学院领导接触,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同时以电话、E-mail、QQ 等 各种渠道等宣传和推荐图书馆最新资源和服务。 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实施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更有针对性。读者通过学科馆员表 190 达自己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使图书馆采集资源针对性强,缓解了供需矛盾。自从我馆实行 学科馆员以来,图书馆每次外出采购新书之前,由学科馆员向各院系有关教师通知,教师们 每次都会积极响应,在购书之前会收到大量教师推荐的新书目录,促使采购人员可以有目的 地选书。因此,图书馆将读者推荐新书作为图书馆长效工作机制来抓,同时要求学科馆员随 时将新书上架的信息立即反馈到被推荐教师。 195 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实施推进了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深化,使图书馆服务手段更加灵活多 样。在图书馆网页上,公布了学科馆员馆员所负责的院系,以及他们的办公电话、电子邮件 和办公地点,读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当面向他们进行咨询如何获取相关学科信息资源, 使学科馆员成为学科信息资源与院系读者之间必不少的桥梁。在学科馆员与读者交流过程 中,随时了解读者在各学科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地解答。如遇到共性的 200 问题,集中到图书馆主页常见问题FAQ 中予以解答。同时学科馆员向各院系进行针对专业 类资源利用的培训,为新教师进行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岗前培训,专门为新生组织利 用图书馆的培训等。 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实施调动了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个人能力得到 施展。特别是年轻的真正认识到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促进了学习图书馆业务知识的积极性, 205 通过为院系教师利用E-mail 的形式推出图书馆动态新闻、资源与服务介绍等。 总之,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资源、服务和图书馆管理员的了解 和认同。增进了图书馆对读者需求实际的了解,加深了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的联系与感情, 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3 学科馆员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0 调查结果表明,学科馆员主动与其所负责的对口学科专业用户建立联系,通过相互的交 流与认识,了解教师对各学科信息的需求并及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已经获得了院系教师的 好评与认可。但在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 3.1 馆员工作积极性不够高 大多学科馆员都是兼职的,他们分别来自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并担任着较为繁重的工作 215 任务,很难在学科服务工作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学科服务工作仅局限于完成馆 内交给的硬性任务上层面上,而没有做到自发性的积极主动地为各院系师生提供信息服务, 使学科馆员服务变成了工作之外的“负担”,使学科馆员服务工作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3.2 学科馆员服务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学科馆员服务制度通过学院新闻和图书馆主页对学科馆员的学历背景和联系方式 220 作了一定的介绍,但点击率不是很高。同时学科馆员深入院系宣传、推销力度不够,使全校 师生对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了解还比较少。仅管广大教师对学科服务有强烈的愿望,但真正 通过学科馆员途径要求提供学科服务的师生很少,甚至有的师生并不知道图书馆有这项服 务。 3.3 学科馆员服务整体素质较弱 225 我馆学科馆员的甄选完全没有门坎,只要是本科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都吸收到学 科馆员队伍中。全馆22 名正式工,除进修学习及新进人员外,17 名馆员被分配到全校11 个具有教学单位的院系中作为学科联系人,有的院系还分配了2 名学科馆员。这样就不是所 有的学科馆员都具有对口院系学科背景,如有中文专业背景的人员分配到管理学院,计算机 专业背景的人员分配到体育系。还有同一院系学科联系人分工不明确,造成了做事相互推诿 230 的情况,这次学科馆员服务调查问卷的发放,就有一个院系没有交回问卷,还有个别院系收 回的问卷较少。说明学科馆员工作还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团队。 再加上学科馆员制度本来就是我馆新开展的一项工作,大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比较熟 悉,做起来还游刃有余,但对学科服务中要求的理解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信息检索能力和 良好的沟通技巧的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 235 3.4 学科馆员服务管理制度不明确 尽管在实行学科馆员服务开始之初,已经制定出学科馆员任职条件和学科馆员的主要职 责,同时为了将学科馆员服务落到实处,提出了学科馆员的具体任务要求。但由于没有严格 的考核管理制度,部分工作都流于形式或有的学科馆员就根本没有开展工作。 4 对我馆学科馆员服务的建议及其对策 240 调查结果表明,学科馆员主动与其所负责的对口学科专业用户建立联系,通过相互的交 流与认识,了解教师对各学科信息的需求并及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已经获得了院系教师的 好评与认可,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我馆学科 馆员服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1 明确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 245 学科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学科文献信息专家,深入到科研过程 之中,跟踪学科前沿动态,撰写专业发展综述。第二种是学科联络人,仅负责与院系进行一 般联络,如通报信息、搜集反馈等。第三种不妨称为学科服务馆员,除担任学科联络人之外, 负责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不深入具体科研之中,但可为科研提供力所能及的文献 帮助,并力求教会科研人员自己掌握文献查找与利用的技能。 [4] 250 从我馆实际情况来看,对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要因人而异,大多数应定位在第二种学科 联络人角色,对于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则要定位于第三种学科服务馆员角色。 定位低了,无所作为;定位太高,高处不胜寒。只有适合自己当前实情和实力的定位才 能促进学科馆员工作的持续发展。 4.2 细化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 255 学科馆员应在明确角色定位与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其服务内容: 1、沟通联络 与相关院系读者建立经常性密切联系,建立所服务院系所有老师和部分学生档案并及时 更新。 及时了解所服务院系的学科建设进展、科研动态,搜集文献需求和各类反馈信息。 260 2、参考咨询 通过面对面、电话、E-mail、QQ 在线等多种途径提供与图书馆资源利用及服务相关的 咨询解答服务。无法当时解答的问题须记录备案,并及时转给咨询部予以解答。 根据本馆自身馆藏和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途径,为师生查找资料和获取资源提供 最佳方案的建议和指导。 265 3、资源建设 充分了解学科专业教师的教学情况,收集其指定的教学参考书信息。同时,根据读者对 纸质和电子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收集他们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反馈给图书馆有关部门 (图书反馈到采编部、期刊反馈到期刊部、数据库反馈到自动化部)。 参与本馆资源采访工作,提出所服务院系学科图书、期刊以及数据库的采访建议方案。 270 特别对相关试用数据库应提出书面评议。 4、宣传培训 每学期参加相关院系师生大会不少于一次,同时由本人或邀请图书馆业务骨干向院系师 生开设资源利用讲座。 按需编写有关图书馆资源使用方法或课件等,通过图书馆主页、E-mail、博客等形式发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代发论文 论文发表 图书馆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