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网:本站代理期刊可作为职称及学位评审依据;并代写(职称、本科、硕士、博士)论文,代写代发论文一条龙服务;保证原创,保证质量,100%通过,保密服务

学术文化网

重点推荐省级国家级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EI、SCI发表,稳妥操作,速度快,包发表。有意向联系客服咨询。
论文代写:十年专业服务品质,全部由期刊编辑、硕士、博士撰写;保证原创、版权归您;保证通过、否则全额退款。代写论文申请表
论文发表:与百家优秀期刊合作,代理审核组稿,论文发表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全部正刊,保证出刊,否则全额退款。代写代发论文申请表
业务合作: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优秀写手合作,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另诚征优秀期刊代理合作,具体详谈。QQ:415835425 代写论文写手申请表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治论文

“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

【摘要】 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是人类社会走向政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审视中国二十世纪初以来变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视角,对比西方,中国的国家转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国家并不是由“公民”,而是由党所动员和领导的“群众”所构建起来的。“群众”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依靠力量,更代替了“公民”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现代国家的主体,“群众”的这一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基本形态和运作方式。因此,政党与群众是考察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不可或缺的对象,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政治背景中表现为概念化的、内涵丰富而且具有操作性的党的“群众路线”,考察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政党、群众的角色由此表现为理解“群众路线”在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展现和作用。本文以“从群众构建国家”作为理论设想和问题意识,并将这一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方式与西方“从公民构建国家”的基本理路作对比,指出这两种现代国家的成长道路和构建模式各自源自其不同的文化、政治理念和历史背景,其主要表现为“现实利益与天赋权利”、“集体与个人”、“群众解放与主权在民”以及“社会革命与社会契约”等具体差异。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对“从群众构建国家”这一问题的探讨:第一部分为导论,本文在这一部分首先考察“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理论及其在中国政治研究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而提出中西方现代国家构建之间存在着“从群众构建国家”与“从公民构建国家”两种路径的深刻差异,而通过对“国家构建”、群众以及“群众路线”既有研究的充分梳理,本文指出既有研究忽略了群众、“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之间的深刻关联,既有研究多将公民作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当然主体,这容易忽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独特性。第二部分借助对“群众路线”的既有研究,通过对于历史和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群众路线”的内涵、逻辑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进入到“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之间关系的论述,本文将“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之间关系(或者说“从群众构建国家”的表现形式)分为四个方面,首先便是“政党领导”,其次是“群众动员”,再次是“民主形态”,最后是“政策推行”。本文认为,这四个方面是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最为基础、也是为最为特殊的内容,因而论述“群众路线”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和展现便是探讨“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之间关系(“从群众构建国家”)的基本方式。第三部分论述的核心问题是“政党领导”,本文认为,“政党领导”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理论和现实的前提,也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之后的基本形态(即所谓“政党—国家”),而“政党领导”正是由党的“群众路线”所界定、确立和规范的。第四部分通过论述“群众路线”如何实现党“群众动员”的目标进而阐释“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文章将党通过“群众路线”的群众动员方式概括为“调查研究”、“宣传鼓动”、“利益赋予”及“组织领导”等四重内容。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群众路线”是如何决定中国现代国家民主形态的。中国现代国家的民主形态并不是以公民为主体的,而是由“党—群众”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群众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民主形态的主体,而党及其对于群众的领导则与群众这一主体角色和地位相辅相成。第六部分通过论述“群众路线”与“政策推行”的关系来探讨“从群众构建国家”的主题。现代国家不仅仅表现为固态的制度和组织体系,更表现于国家的政策推行之中。群众的主体地位使得中国现代国家的政策推行是在“群众路线”主导下进行的,没有作为国家主体的群众,没有党对于群众的领导和动员,国家的政策推行便无法实现,“群众路线”构成了中国政策推行的独特方式。最后,结语部分对本文的探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群众而非公民在二十世纪初以来的中国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深刻地决定了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独特方式和最终走向,迄今为止,这一基本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自主性的提升一方面逐渐消解了“群众”的身份和角色,另一方面,“公民”身份和角色也逐渐形成和成长起来,从“群众”走向“公民”可以认为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但必须认识到,“从群众构建国家”是这一未来愿景的前提和基础,甚至可以认为,简单地以公民概念对群众概念进行批判和替代不一定契合了中国当前及未来政治发展的需要,群众概念的延续和深化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 群众“群众路线”; 政党领导; 群众动员; 民主形态; 政策推行;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9
导论 “国家”与“群众” 10-6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0-19
        一、 国家构建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 10-16
        二、 国家构建:一致与差异 16-19
    第二节 核心概念:国家、群众与“群众路线” 19-41
        一、 “国家构建”理论:梳理与反思 19-26
        二、 从“群氓”到“群众” 26-33
        三、 群众与国家 33-41
    第三节 “从群众构建国家”:理论逻辑 41-56
        一、 “从公民构建国家” 42-45
        二、 “从群众构建国家” 45-48
        三、 “从公民构建国家”与“从群众构建国家”:比较分析 48-56
    第四节 结构与方法 56-61
        一、 结构安排 56-60
        二、 材料与方法 60
        三、创新与不足 60-61
第一章 “群众路线”:内涵、逻辑与历史 61-113
    第一节 “路线”:政党与群众 61-71
        一、 “阶级”与“群众” 61-66
        二、 “观点”与“路线” 66-69
        三、 “阶级路线”、“统一战线”与“群众路线” 69-71
    第二节 “群众路线”:基本内涵 71-77
    第三节 “群众路线”:辩证的逻辑 77-86
        一、 “辩证法” 77-79
        二、 “群众路线”的辩证逻辑 79-83
        三、 “群众路线”:制度化缺失 83-85
        四、 “群众路线”与政治艺术 85-86
    第四节 多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 86-89
        一、 领袖与群众间的“群众路线” 87-88
        二、 党与无产阶级间的“群众路线” 88
        三、 党与人民群众间的“群众路线” 88-89
    第五节 “群众路线”:历史的演进 89-113
        一、 1921-1927年期间 91-96
        二、 苏维埃时期(1927-1936年) 96-108
        三、 延安时期(1937-1949年) 108-109
        四、 新中国建立后(1949-1978年) 109-111
        五、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111-113
第二章 政党领导 113-159
    第一节 政党领导:“群众路线”的发生 113-121
        一、 从阶级到政党:政党领导的形成 114-116
        二、 从小团体到广泛的党:政党领导的实现 116-117
        三、阶级的党与群众的党:政党领导与“群众路线” 117-121
    第二节 政党领导:“群众路线”的构建 121-125
    第三节 政党领导:“群众路线”的规范 125-141
        一、 “群众路线”与党的自我约束 125-129
        二、 “群众路线”与党的自我整肃 129-134
        三、 “群众路线”:领导方法 134-141
    第四节 政党领导与群众的国家 141-159
        一、 “政党—国家”:理解与反思 142-143
        二、 政党与群众:国家的两极 143-145
        三、 政党领导与以党治国:比较分析 145-152
        四、 政党领导与群众自己的国家:“群众路线”的逻辑 152-159
第三章 群众动员 159-192
    第一节 群众动员:“军事投机”与“艰苦耐劳的工作 159-164
    第二节 “调查研究”:理解群众 164-170
        一、 “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 164-165
        二、 “调查研究”:技术与政治 165-169
        三、 “调查研究”:反思与走向 169-170
    第三节 宣传鼓动:“唤醒群众” 170-181
        一、 动员与唤醒:“群众路线”原则 170-177
        二、 宣传鼓动:“群众路线”方法 177-181
    第四节 利益赋予:“满足群众” 181-185
        一、 物质与精神之辩 181-184
        二、 利益赋予与恩赐 184-185
    第五节 组织领导:“激发群众” 185-192
        一、 党的领导与群众自组织 187-188
        二、 组织的灵活性 188-189
        三、 在运动中组织起来 189-192
第四章 民主形态 192-216
    第一节 民主、法制与现代国家 192-194
    第二节 “群众路线”的民主逻辑 194-211
        一、 民主:公民与群众 194-198
        二、 作为民主的“群众路线” 198-202
        三、 “民主”与“集中” 202-204
        四、 民主:多样的内容与形式 204-206
        五、 “代表”与“选举”:民主的展开 206-211
    第三节 “群众路线”与法制 211-216
第五章 政策推行 216-232
    第一节 “群众路线”与政策推行 216-222
    第二节 政策推行:政党与群众 222-232
        一、 政策过程 222-223
        二、 “需要”与“自愿” 223-225
        三、 政策与斗争 225-227
        四、 “榜样”、“典型”与“竞赛” 227-229
        五、 “矫枉过正” 229-232
结语 232-235
参考文献 235-266
后记 266-268


学术论文网Tag:
本站郑重声明:
  1、我们与数十所知名高校博士强强联手,保持常年稳定合作关系,论文质量更有保证;;
  2、写作领域涉及所有专业,实力操作,出稿更快,质量更高,通过率100%;
  3、所有代写文章,全部原创,包检测,保证质量,后续免费修改,保证通过;
  4、信誉实力服务,专业代写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硕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成熟操作;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服务承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