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一项关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民族志学研究 【摘要】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没有反应,即课堂沉默现象,是中国学生课堂互动的模式及重要特征(Song, 1995; Flowerdew & Miller 1995; Cortazzi & Jin, 1996; Liu, J., 2000; Davis, Linell, 2001; Jackson, 2002, 2003; Tereisa Chen, 2003; Nakane, 2006)。而且沉默比其他的交际事件更能体现该言语社团成员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信念,因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志学家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Fitch, 1994)。但中国学生的这种特殊的课堂交际模式及其文化意义却被国内外大部分的学者所忽视,尽管有的学者曾经就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做过阐释,但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Nakane,2006);只有三个学者对这一问题作过民族志学研究(Saville-Troike,1982, 2003; Liu, J., 1996, 2000, 2001a, 2001b, 2005; Nakane, 2006),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国外的二语语境下进行的。目前还没有关于中国学生在中国外语语境下课堂沉默现象的民族志学研究。本研究是一项关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在外教课上沉默现象的民族志学研究。本文试图探索下述问题:学生是怎样定义课堂沉默现象的?学生课堂保持沉默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课堂沉默现象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课堂沉默现象存在的模式和特征是什么吗?这种模式的文化意义是什么(学生对沉默文化价值的阐释)?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美籍教师又是如何阐释学生的沉默现象的?美籍教师和中国学生之间关于课堂沉默存在跨文化交际失误吗?本文中的语料主要来自对英语专业研究生为期一年的课堂参与式观察,和对他们的采访,对美籍教师的问卷和采访和在本研究中收集的关于沉默的文献,外教课上布置的作业和分发的材料。文中采用的理论框架是中国文化中的面子和礼貌模式。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面子指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情境性建构;中国的面子具有等级性,相互依赖性,并与社会关系网及社会尊严,社会地位和社会特权有着密切的关系(Hwang, 1987; Zhu, 1988; Ide, 1989; Ho & Zhou, 1993; Lim and Choi, 1996; Garcia, 1996, Placencia, 1996;Wang & Yang, 2006; Jia, 2007)。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礼貌指的是为了维持中国面子而采取的交际行为;礼貌具有维持儒家思想中规定的具有等级性的关系网,并且被社会所接受的交际功能(Gu, 1990)。本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回避与教师的交流,对教师的提问不做反应。学生课堂沉默受到教师权威,同伴影响,自信,谦虚,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长期形成的习惯,学生数量,教室的布置,学生与教师及同伴间的熟悉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沉默带有一定的交际意图,沉默是一种礼貌行为(polite behavior),学生运用这种礼貌行为来维持并提升自己的面子。具体的说,从面子的社会建构层面来讲,学生用沉默来协商自己在具有等级性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位置和地位,并尽量按照社会的规范(social norms)来行事,以避免受到社团的惩罚(sanction)或被社团中其他人孤立(isolation)。此外,从面子的心理建构层面来看,学生试图保持谦虚,并且低估而不是夸大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与他人的评价保持平衡,维持自身的社会形象,以防止由于自身能力未能获得社团认可而带来的外在的惩罚。另外,从面子协商的情景性来看,学生的沉默受到学生数量,教室的布置,与教师及同伴间的熟悉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沉默是一种礼貌行为,学生用沉默来建构了一张无形的中国面子。但从对美籍教师的问卷和采访来看,这位美籍教师没有意识到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建构的中国面子,相反,她认为学生保持沉默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听明白讲课内容;中国学生性格过于内向和害羞;讲课内容过于枯燥,学生感到厌烦;及讲座这种授课方式不利于引发学生互动。美籍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课堂沉默存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失误。最后文章尝试给出了对外语语境下,加强学生互动的建议及本研究的缺陷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摘要 5-7 Abstract 7-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2-18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16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6-17 1.3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17-18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8-24 2.1 Definition of Silence 18-19 2.2 Studies on Asian students’ Classroom Silence 19-24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4-33 3.1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System and Its Critiques 24-28 3.1.1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System 25 3.1.2 A Critique on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System 25-28 3.2.M ode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ace and Politeness 28-33 3.2.1 Chinese Models of Face and Politeness 28-31 3.2.2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ace 31-33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 33-45 4.1 Introduction to Ethnography 33-36 4.1.1 Basic Concepts in Ethnography 33-34 4.1.2 Features of Ethnography 34-36 4.2 Research Questions 36 4.3 Context and Participants 36-40 4.4 Data Collection 40-45 Chapter Fiv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45-65 5.1 Students’Definitions of Silence 45-47 5.2 Reasons and Purposes behind Silence 47-56 5.2.1 Findings of Interviews 47-50 5.2.2 Findings of Observations 50-54 5.2.3 Clarification of Ambigu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54-55 5.2.4 Triangulation of Data with Documents 55-56 5.3 Analysis of the Silence Pattern with the Chinese Face Model 56-60 5.4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Pattern 60-63 5.5 The American Teacher’s Responses 63-65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5-68 References 68-74 Appendix: Pre-designed Questions for Interviews 74-75 Acknowledgements 75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