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20世纪,大量矿产资源被无序地开采,资源急剧减少。同时,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面临重组、升级。城市中心及城市周边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棕地”,其中,包含着许多“矿业型棕地”,它们是人类在地球表面留下的“伤疤”。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废弃地再生的实践,也出现了一些很好的矿业废弃地再生案例。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重视矿业废弃地的再开发,国土资源部2004年提出矿山公园改造计划,促进了我国矿业废弃地再生实践。而工业遗产旅游及矿山旅游的发展,更推动了矿业废弃地的改造及矿业城市的复兴。矿业废弃地再生的初级阶段往往单一地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以实现矿业废弃地的复垦目标。但在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的今天,矿业废弃地作为较大面积的城市发展备用地,仅仅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是不够的。我们应从社会需求、城市规划、景观生态等多方面角度,对矿业废弃地的再生模式提出更多更优的新思路。土地是宝贵的财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论文在对矿业废弃地的概念进行阐述后,探讨矿业废弃地的特征及再生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广泛研究矿业废弃地再生的理论及国内外的实践历程,详细分析了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景观生态设计手法;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矿业废弃地再生案例进行研究,进一步归纳探讨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模式,并对再生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棕地; 再生; 生态恢复;
摘要 3-4
ABSTRACT 4
1.绪论 8-14
1.1.研究背景 8-10
1.1.1.矿产资源减少,矿业城市衰退 8
1.1.2.矿业废弃地是亟待整治的“棕色疤痕” 8-9
1.1.3.矿山公园改造计划 9
1.1.4.矿山旅游的兴起 9-10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1.废弃闲置土地的再利用 10
1.2.2.矿业废弃地是矿业城市复兴的载体 10-11
1.2.3.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 11
1.2.4.矿业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11
1.3.研究对象 11
1.4.研究方法 11-12
1.4.1.文献研究法 11
1.4.2.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1-12
1.4.3.案例考察研究法 12
1.5.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4
2.矿业废弃地的概念及特征 14-19
2.1.矿业废弃地的概念及分类 14-16
2.1.1.相关概念 14
2.1.2.矿业废弃地的分类 14-16
2.2.矿业废弃地的特征 16-17
2.2.1.矿业废弃地的生态特征(Ecology Feature) 16
2.2.2.矿业废弃地的景观特征(Landscape Feature) 16-17
2.2.3.矿业废弃地的文化特征(Humane Feature) 17
2.3.矿业废弃地的再生价值 17-19
2.3.1.社会经济价值 17
2.3.2.历史文化价值 17-18
2.3.3.环境教育价值 18
2.3.4.美学价值 18-19
3.矿业废弃地再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现状 19-24
3.1.矿业废弃地再生的理论基础 19-20
3.1.1.再生设计理论 19
3.1.2.生态恢复理论 19
3.1.3.产业遗产理论 19-20
3.2.国外矿业废弃地再生实践 20-21
3.2.1.英国:遗产网络 20
3.2.2.德国:区域复兴 20-21
3.2.3.美国:棕地治理 21
3.3.国内矿业废弃地再生实践 21-22
3.3.1.第一阶段:土地复垦 21
3.3.2.第二阶段:生态恢复 21-22
3.3.3.第三阶段:构建城市生态系统 22
3.4.我国矿业废弃地再生存在的问题 22-24
3.4.1.再生模式少创新 22
3.4.2.缺乏多学科合作规划 22
3.4.3.法律法规不完善 22-23
3.4.4.缺少监管组织机构 23
3.4.5.缺乏公众参与 23-24
4.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景观生态设计手法分析 24-42
4.1.矿业废弃地自然生境的恢复 24-32
4.1.1.地形的重塑 24-25
4.1.2.土壤的治理 25-26
4.1.3.水体的处理 26-29
4.1.4.植被的恢复 29-32
4.2.矿业废弃地旧建筑及材料的再利用 32-39
4.2.1.旧建筑及构筑物的再利用 32-37
4.2.2.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37-39
4.3.矿业废弃地场所文脉的延续 39
4.4.矿业废弃地再生的景观生态设计手法小结 39-42
5.国内外矿业废弃地再生案例分析 42-56
5.1.国外矿业废弃地再生案例 42-50
5.1.1.英国“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 42-43
5.1.2.布查花园(Butchart Gardens) 43-46
5.1.3.德国诺德斯顿公园(Nordstern park,Gelsenkirchen) 46-47
5.1.4.希腊狄俄尼索斯采石场 47-48
5.1.5.法国毕维利(Biville)采石场 48-50
5.2.国内矿业废弃地再生案例 50-56
5.2.1.唐山南湖生态公园 50-52
5.2.2.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52-53
5.2.3.绍兴东湖公园 53-54
5.2.4.山东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 54-56
6.矿业废弃地再生模式及策略分析 56-66
6.1.矿业废弃地再生模式 56-59
6.1.1.次生湿地模式 56-57
6.1.2.农林渔业复垦模式 57
6.1.3.创意文化产业模式 57-58
6.1.4.矿业遗址旅游地模式 58
6.1.5.城市开放空间模式 58-59
6.1.6.展览馆模式 59
6.2.矿业废弃地再生策略关键点 59-66
6.2.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价值观 59-60
6.2.2.规划先行 60-61
6.2.3.专业技术的支持 61-62
6.2.4.完善运营保障机制 62-65
6.2.5.多利益方共同参与 65-66
7.结论及展望 66-68
7.1.取得成果 66
7.2.创新性 66-67
7.3.不足与展望 67-68
参考文献 68-71
图表索引 71-74
附录一 我国的矿业城市 74-76
个人简介 76-77
导师简介 77-78
致谢 78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