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以平朔矿区为例
【摘要】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及生活原料的重要来源,是维系人类生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化基础,但是矿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特性,导致矿区将陷入资源匮乏危机;单一、脆弱的产业结构特征,进一步制约矿区发展;偏超重型化产业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认为:在资源鼎盛期率先打造产业接替的基础条件,是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后再进行产业转型困境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对象,以恢复生态学、产业结构、循环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研究、系统科学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是基于生态学机理上的对矿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与结构调节的过程。在矿区资源鼎盛期进行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实践,即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矿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2)在分析传统矿区复垦土地利用模式和产业结构特征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系统机理和基本问题,提出了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的目标导向机制、规划管制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支撑保障机制。(3)结合平朔矿区20余年的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实践,对该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包括平朔矿区采用的多方合作目标导向机制,矿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设计的规划管制机制,以露天采矿矿业用地改革为突破口的政策调控机制,以及为保证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的发展,提出的技术、人才、组织和管理等支撑保障机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从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虑,提出应在资源鼎盛期构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发展模式,以规避资源枯竭后再进行转型的世界性难题;二是从国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省情(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矿情(晋北亿吨煤炭基地)出发,提出矿区废弃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是实现矿区产业转型的重要资源和必要条件;三是提出了矿区应巩固发展第一产业、改造升华第二产业、培育提携第三产业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的战略构想;最后提出并实施了平朔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的露天采矿用地改革模式、工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设计,即“黑色工业产业链”和“绿色产业链”的循环,使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进行了有效对接。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复垦; 可持续利用; 产业转型; 矿业用地改革; 资源鼎盛期;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8
1 绪论 13-33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3-17
1.1.1 选题背景 13-16
1.1.2 研究项目依托 16-17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7-19
1.2.1 选题目的 17
1.2.2 选题意义 17-19
1.3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9-22
1.3.1 国外研究进展 20
1.3.2 国内研究进展 20-22
1.4 矿区产业转型研究进展 22-27
1.4.1 国外研究进展 22-25
1.4.2 国内研究进展 25-27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7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27-31
1.6.1 研究方法 28-29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29-30
1.6.3 技术路线 30-31
1.7 本文创新点 31-33
2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33-43
2.1 相关概念辨析 33-36
2.1.1 矿区 33
2.1.2 矿区废弃地 33-34
2.1.3 矿区废弃地复垦 34
2.1.4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 34-35
2.1.5 矿区产业转型 35-36
2.1.6 机制 36
2.2 相关理论及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36-42
2.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36-37
2.2.2 产业结构理论 37-38
2.2.3 循环经济理论 38-39
2.2.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39-40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40-41
2.2.6 生态文明理论 41-42
2.3 本章小结 42-43
3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系统机理与基本问题 43-68
3.1 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分析 43-48
3.1.1 环境--生态系统进化 43-46
3.1.2 经济--发展循环经济 46-47
3.1.3 社会--社会利益维系 47-48
3.2 矿区传统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 48-54
3.2.1 矿区产业结构构成分析 48-49
3.2.2 矿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 49-50
3.2.3 矿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模型 50-52
3.2.4 矿区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 52-54
3.3 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分析 54-56
3.3.1 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 54-55
3.3.2 复垦土地的房地产开发 55-56
3.4 平朔矿区复垦土地利用与产业转型问题分析 56-67
3.4.1 研究区概况 56-65
3.4.2 矿区产业转型优势、劣势分析 65-67
3.5 本章小结 67-68
4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 68-75
4.1 机制类型 68-70
4.1.1 二元主导机制 68-69
4.1.2 多元主导机制 69
4.1.3 多方合作主导机制 69
4.1.4 平朔矿区的主导机制 69-70
4.2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产业转型目标定位 70-71
4.2.1 环境发展目标 70
4.2.2 经济发展目标 70-71
4.2.3 社会发展目标 71
4.3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产业转型模式构建 71-74
4.3.1 产业链延伸模式 71-72
4.3.2 产业替代模式 72
4.3.3 多元复合模式 72-74
4.4 本章小结 74-75
5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规划管制机制 75-107
5.1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载体 75-76
5.1.1 矿区生态产业园内涵 75-76
5.1.2 矿区生态产业园构建 76
5.2 平朔矿区产业链延伸规划设计 76-97
5.2.1 规划设计思路 77
5.2.2 规划设计目标 77-78
5.2.3 工业--生态产业链规划设计 78-95
5.2.4 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分析 95
5.2.5 工业--生态产业链功能分析 95-96
5.2.6 工业--生态产业链效益分析 96-97
5.3 矿区复垦土地效益分析与产业转型发展模式功能评价 97-106
5.3.1 复垦土地效益分析 97-100
5.3.2 产业转型发展模式评价 100-106
5.4 本章小结 106-107
6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政策调控机制 107-119
6.1 调控机制 107
6.2 矿业用地改革内涵 107-108
6.3 基本原则与基本思路 108-110
6.3.1 基本原则 108-109
6.3.2 基本思路 109-110
6.4 试点范围与使用期限 110-112
6.4.1 试点范围 110-112
6.4.2 试点土地使用期限 112
6.5 矿业用地改革效益分析 112-113
6.6 矿业用地退出机制分析 113-118
6.6.1 等空间置换 113-115
6.6.2 等面积置换 115-118
6.7 本章小结 118-119
7 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支撑保障机制 119-126
7.1 技术保障 119-121
7.1.1 生态重建技术措施 119-120
7.1.2 土地资源利用技术 120
7.1.3 产业转型技术措施 120-121
7.2 人才保障 121-122
7.2.1 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 121
7.2.2 高素质农民与矿工再就业培训 121-122
7.3 组织保障 122-123
7.3.1 组织管理 122
7.3.2 系统建设 122-123
7.3.3 经营管理 123
7.4 资金保障 123-124
7.4.1 政府机构资助 123-124
7.4.2 政府与企业合作 124
7.4.3 企业自身筹集 124
7.5 本章小结 124-126
8 结论与讨论 126-129
8.1 结论 126-127
8.2 讨论 127-129
致谢 129-130
参考文献 130-136
附件 136-148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48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编写的著作与规程 148-150
插图目录 150-152
插表目录 152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