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员都会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到底,而往往这时的攀爬者攀爬不上是一种心理假象, 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克服眼下难点而继续攀爬,这不仅激发了他的自我潜能,还能让他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他的自尊心。 2.2.2 攀岩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135 表3 社会适应能力实验结果比较 内容 组别 样本数(N) 平均数±标均差 P 实验组实验后 45 19.689±9.045 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 实验组实验前 42 14.000±11.288 0.011* 实验组实验后 45 19.689±9.045 实验后与对照组比较 对照组 84 14.714±9.612 0.005** 实验组实验前 42 14.000±11.288 实验前与对照组比较 对照组 84 14.714±9.612 0.712 注:* p<0.05,* * p<0.01 由表3 可知:实验组实验前平均数为14.00,对照组平均数为14.714,两者都很接近, 在两组的比较中,相对应的P 值高达0.712,也就说明,被调查的实验组实验前与照组的社 140 会适应能力基本是处于同一水平。而经过10 周的攀岩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实验前与实验组 实验后的对比中,实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数由实验前的14.00 分上升至19.689 分,差 别明显,且对比的P 值为0.011,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实 验后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平均值分别为19.689 和14.714,差别明显,且对比的P 值为0.005, 小于0.01,说明实验组实验后与对照组的差异更加显著。由此说明攀岩训练能促进大学生社 145 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攀岩运动源自大自然,是人们对自然的挑战。但当代的大学生一般都习惯了繁华的都市 生活环境,他们渴望回归自然,希望发现、认识新的充满绿色和清新空气的环境,攀岩运动 的开展,正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这一欲望,特别是当他们加入攀岩运动时,就意味着要对 环境进行了解和适应,这种回归自然,主动适应环境的行为,就能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适的 150 应能力;而攀岩运动要在地势险要的山岭地带或是在高高的人工岩壁进行,是一项惊险、刺 激,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它对攀爬者的心理承受力要求很高,是对攀爬者心理承受力的严 峻考验,因此练习攀岩就能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攀岩运动是一个征服高空的运动, 随着一个点一个点地克服,征服高空的勇气和欲望也越来越强,其自信心也随着越来越强; 另外,攀岩运动是一项有组织的团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攀爬者与组织者、与同伴之间都 155 有着许多交流和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攀爬者与保护者 之间的关系,攀爬者之所以敢于在岩壁上“翩翩起舞”,就在于对保护员的绝对信任,而保 护员透过这种信任更能体会到自己对于攀爬者的责任,这种信任和责任是以相互间的生命代 价为前提的,是最真实、最牢固协作。因此这种有帮手(与保护员的协作),没对手的竞争 能极大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160 综上所述,攀岩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还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 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因此攀岩运动 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3 攀岩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对当代大学生自尊和社会适应的影响 165 表4 运动员组与其他组自尊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内容 组别 样本数量(N) 平均数±标均差 P 运动员组 22 26.000±3.767 自尊水平比较 实验组实验后 51 22.118±2.363 0.000** 运动员组 22 26.000±3.767 自尊水平比较 对照组 86 19.337±3.380 0.000** 运动员组 22 24.364±6.821 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实验组实验后 45 19.689±9.045 0.036* 运动员组 22 24.364±6.821 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对照组 84 14.714±9.612 0.000** 注:* p<0.05,** p<0.01 表4 中的运动员组是指2010 年参加全国第八届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的部分攀岩运动员, 在自尊水平方面,运动员组与实验组实验后的平均数分别为26.00 与22.118,有一定差距, 170 而两组对比的P值近似0,小于0.01,说明实验组虽然经过连续7 周的攀岩训练干预,与攀 岩运动员相比,实验组在自尊水平方面仍不及运动员组;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数分别为 26.00 与19.337,差距明显,而两组对比的P 值也近似0,小于0.01,说明运动员组和对照 组的自尊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运动员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数分别 为24.364 与19.689,其差距非常明显,而两组对比的P 值为0.036,小于0.05,说明运动员 175 组和实验组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员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数分别为24.364 与14.714,差距非常大,而两组对比的P 值也近似为0,小于0.01,说明运动员组和对照组 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自尊水平还是社 会适应能力,运动员组要比实验组强,而实验组又比对照组强,且三组都有显著性的差异。 在调查和实验中可知:对照组是一般的普通大学生,他们也许听说过攀岩,却从未体验 180 过攀岩,结果是他们的自尊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在比较的三个组别中是最低的;实验组 虽然进行了连续7 周的攀岩培训,但毕竟只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其自尊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水平虽然高于对照组,但距运动员组有很大差异;运动员组中的运动员练习攀岩,他们的任 务不是体验或学习攀岩,而是要掌握攀岩技术,并在比赛中极限发挥,因此他们练习攀岩的 时间、量和强度都远远超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由此表明:参与攀岩运动时间的长短和次数的 185 多少对当代大学生自尊和社会适应的影响是不同的,参与时间越长、参与次数越多,其自尊 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提高越明显。 3 结论与建议 当代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偏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攀岩运动能促进当代大学生自尊水 平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加强,并且这种提高和加强与参加攀岩运动的时间和次数呈正相 关。因此建议各大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攀岩运动,并把攀岩运动与体育教学合理、 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 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其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陈蒂等.不同风险情景中青少年自尊与冒险倾向的关系研究[J].企业家天地o理论前沿,2006.2. [2] 刘民,陈联娇.探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8. [3] 李艳兰.大学生自我和谐健康与自杀意念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6(2):139~140. [4] 高宝营.大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读本[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7,21(4):28[6] 万黎.论自尊与健全人格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 [7] 宋真,阎秀丽,迟丽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刍议[J]铜仁学院学报,2010,3(2). [8] 杨志坚.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云南高教研究,1998,(4). [9] 陶宇平.攀岩运动的教育功能新探析[J].攀岩运动-机遇与挑战.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7. [10] 刘瑞江.在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