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职工参与制度的法律研究
【作者】 卞广磊;
【导师】 刘丹;
【摘要】 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资本的所有者——股东享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理论受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劳动者介入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非常有必要重新反思和认识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进而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2005年10月我国对《公司法》进行了重大修订,增加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条款,完善了关于职工权益保护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然而对劳动者保护程度的具体规制因公司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关职工参与的法律规定显得非常笼统,不够具体。劳动者这一公司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法地位尚未确立。笔者发现,当前关于职工参与制度的研究多见于管理学或者经济学学科,主要是从公司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提出职工参与的重要性,很少从劳动者权益角度出发探索职工参与制度的实现途径,职工参与的法律保障非常欠缺。职工参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仅仅从管理学或经济学角度出发无法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基于“劳资同权,劳资平等”的理论基础,对美国和德国的职工参与...
【关键词】 职工参与; 职工董事; 职工持股; 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
【范文目录】
摘要 4-8
引言 8-9
一、关于选题 8
二、研究方法 8-9
第一章 职工参与制度概述 9-13
一、职工参与制度的概念 9
二、职工参与制度的方式 9-13
(一) 信息参与方式 9-10
(二) 经营参与方式 10-11
(三) 监督参与方式 11
(四) 持股参与方式 11-12
(五) 分配参与方式 12-13
第二章 职工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 13-16
一、产业民主理论 13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13-14
三、人力资本理论 14-15
四、经营共同体理论 15-16
第三章 美国与德国职工参与制度的评价分析 16-21
一、美国的职工参与制度——以集体谈判制为代表 16-17
二、德国的职工参与制度——以共同决定制为代表 17-19
(一) 煤钢行业共同决定法(1951 年) 17-18
(二) 经营组织法(1952 年,1972 年修改) 18
(三) 扩大共同决定法(1951 年) 18-19
三、美国与德国的职工参与制度对比分析 19-21
第四章 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21-29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问题和完善 21-24
(一)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问题 21-22
(二)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2-24
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问题和完善 24-25
(一)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问题 24
(二) 完善我国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建议 24-25
三、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问题和对策 25-29
(一) 我国职工持股的问题 25-26
(二) 完善职工持股制度的对策 26-29
结论 29-30
参考文献 30-32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MBA论文 论文发表 代发论文 法学硕士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