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以北京雕漆为例
【摘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工程自启动以来,宏观的层面已经被广泛关注,但是对于某个具体项目的完整全面的研究还很少,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终是要落实为具体项目的保护,才能真正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因此单个项目的完整整理与研究尤为迫切。北京雕漆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名录,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中材良工萃的典范代表。因此,从这一个案切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探索无疑是有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思考的机会,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思考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能有的贡献。因此以未来的立场向传统和当下探寻是北京雕漆技艺保护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寻找北京雕漆当下面貌的历史渊源出发,努力从典籍的零散记载和传世实物中考索雕漆文化特质和技艺品质的形成发展历程:雕漆诞生于魏晋时期,是漆艺由平面装饰向深度发展的转折点;唐宋时期,知识阶层的介入形成了雕漆文化特质的基调;元代,大量的制作和名家精品的出现使得雕漆语言日益成熟;明清时期,皇室的需求推动雕漆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式微和工业化的冲击使得雕漆文化传统逐渐溶解,在“物质”领域濒危,在“非物质”领域被质疑,遭遇到从未有过的窘境。由此:雕漆精雅奢华的面貌来自于物质与文化的双重滋养,“国礼”和“时玩”的需求是雕漆制作维持高水准的重要原因,文人群体介入雕漆制作是雕漆文化特质的重要成因,而文化的卸载则是雕漆濒危的根本原因。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政府随即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工程。新的文化背景下,一定会有新的文化观点、新的视觉要求、新的价值观影响北京雕漆的发展。本文针对现在北京雕漆的制作单位、制作人员及产品流通状况进行考察记录。这份记录不仅是对传统雕漆技艺的探究,更是对雕漆传承现状的考察,对雕漆发展机遇的认识。最后在上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北京雕漆的保护策略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技艺的传承和技艺的运作制定切实的保护措施:以国家给予年轻的传承人助学金的方式破解当下北京雕漆的传承危机,以“社会企业”的方式有效帮助传承主体延续和发展北京雕漆。文明是一个不间断的延续过程,让北京雕漆这份美丽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遗产一代代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雕漆; 保护; 传承;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7-10
引言 10-27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穿全文的概念与思路 10-12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和命题的任务 12-15
第三节 概念的厘定 15-24
一 辨漆 16-17
二 释雕漆 17-24
第四节 研究的起点及空间 24-27
第一章 雕漆的文化特质 27-74
第一节 雕漆文化特质的形成 27-66
一 魏晋:从美开始 27-32
二 隋唐:华丽的转身 32-35
三 五代、宋:理智的精雅 35-45
四 元:名匠与精品 45-50
五 明:皇家制造 50-59
六 清:新元素 59-66
第二节 影响雕漆文化特质形成的因素 66-72
一 国礼与时玩 66-68
二 官府制造与民间制造 68-70
三 文人与工匠 70-72
小结 72-74
第二章 工业化对北京雕漆文化传统的溶解 74-11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工业革命对北京雕漆的影响 74-83
一 无匠造办 74-75
二 继古斋 75-83
第二节 雕漆生产合作社:工业化生产的准备 83-93
一 恢复手工业生产 83-87
二 手艺人登上政治舞台 87-92
三 技艺传承的矛盾 92-93
第三节 北京雕漆厂:工业化运作 93-111
一 手艺人成为技术工人 93-99
二 雕漆文化传统的溶解:以师徒传承为中心的考察 99-102
三 产品形态的改变:机器与标准化 102-109
四 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背离 109-111
小结 111-112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北京雕漆的现状 112-184
第一节 北京雕漆的概况 112-127
一 北京雕漆的主要技艺人员 112-115
二 北京雕漆的制作流程 115-127
第二节 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为个案的考察 127-161
一 口述史 127-152
二 文乾刚雕漆工作室 152-158
三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困惑 158-161
第三节 其他雕漆工作室简况 161-167
一 李志刚大师工作室 162-164
二 贡元堂漆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64-167
第四节 雕漆个体手工业简况 167-178
一 凌云雕漆厂 168-175
二 鑫德艺海雕漆工艺品厂 175-178
第五节 雕漆的仿品 178-182
小结 182-184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北京雕漆的保护策略 184-201
第一节 技艺传承 186-195
一 他山之石 187-191
二 薪尽火传 191-195
第二节 技艺运作 195-200
一 其他国家传统手工业的状况 195-196
二 在生产中保护传承 196-200
小结 200-201
余论:以文化解之 201-204
附录一:北京雕漆传承大事记(从继古斋起) 204-220
附录二:北京市现在以雕漆为主业的人员 220-221
附录三:古籍中与雕漆相关的记载 221-237
附录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田野工作概要 237-240
附录五:雕漆制作过程的实践 240-244
参考文献 244-254
图片目录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