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9
4.1.1 “隐秘文本”与“亚文本” 75-76
4.1.2 同性恋形象的隐晦呈现 76-79
4.2 “同性恋电影”与受压抑的自我形象 79-87
4.2.1 “同性恋电影” 79-82
4.2.2 受压抑者形象 82-87
4.3 他者的“自我”表征与身份的建构 87-93
4.3.1 他者“自我”表征的意义 87-88
4.3.2 性别身份的困惑与认同的迷失 88-90
4.3.3 “自我”表征与观众主体身份的建构 90-93
5 同性恋的酷儿形象及其反讽式表征 93-116
5.1 新酷儿电影的出现 93-95
5.1.1 “新酷儿电影” 93-94
5.1.2 酷儿·酷儿理论·新酷儿电影 94-95
5.2 新酷儿电影中的酷儿形象 95-99
5.2.1 另类酷儿 96-98
5.2.2 青春酷儿 98-99
5.3 酷儿身份的反讽式表征 99-108
5.3.1 身份的解构与建构 99-101
5.3.2 跨越身份的狂欢 101-108
5.4 个案分析:《哭泣游戏》与“同性交际” 108-116
5.4.1 塞吉维克及其“同性社交”理论 108-110
5.4.2 《哭泣游戏》的背后 110-112
5.4.3 《哭泣游戏》的情节与主题 112-113
5.4.4 “同性交际”与“情欲三角” 113-116
6 结论与讨论:如何使身份建构符合人的自由交往目的? 116-124
参考文献 124-13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131-132
后记 132-133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