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名】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
【摘要】 本文开篇明旨: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的“原生态”概念,不适宜在西方术语"Authenticity"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原生态”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新观照与建构。本文就是在完全符合“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的“原生态预设”下,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2010、2011两届石宝山歌会进行的田野调查及白曲现场收录,扩展延及歌会所处的剑川民俗文化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白曲歌唱等大的“原生态”场域中,试图以一个个案田野的调查研究形式,参与此理论话语的本土化过程。在对“原·生态”进行词源追溯和组词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原·生态”有相对意义上的时间维度和生态场域维度,其指向就是当下生活本身,唯其主体才能评判其生活本身的价值。本文“原生态”的学术话语构拟,更多是一种“朝向当下的田野”的“原生态”的立场,是对民俗生活“生活场”、“生活相”和“生活流”的学理观察和学术判断。这与现代民俗学重新树立的当下生活整体论存在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反思了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本身和知识生产结果,如何才能贯通学术理论话语建构的“原生态”概念与民间生活“原生态”的内在关联,也即:学术理论话语以何立场观察生活、以何方式描写生活和如何发现生活本身的价值等等具体问题,如此才可真正称得上是整体式生活论立场的现代民俗学学科根基。石宝山歌会原是完全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节日,有其自然生成传承的生态脉络,1999年后成为剑川县的民族节日,2008年登录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歌会是剑川白曲得以集中演唱的重要场域之一,白曲对唱也是歌会的正面主打活动,“会”与“曲”相互依存,不容偏废。本文在原生态田野的时间维度上,梳理了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和官方立场主办歌会的十一年历程,明示了即使同为歌会习俗的主体,其价值诉求也有不同,也为本文朝下当下田野的,两年歌会现场的生态场域调查铺垫历史维度的参照系。调查笔记的写作形式和现场白曲的收录解读,也是在反思作为研究者的民族志知识生产,或许以观察、描写、记录,来代替通常意义上的对被研究者的建构、批判和想象才更为客观有效;“天真的”研究者或许才更接近原生态的田野。随后,将对歌会、白曲的考察放入剑川民俗生活的(大)生态场域,充分倾听本土叙述者的“倾诉”、解读当下田野所收集到的剑川白曲,在其日常生活的意义、生命意识的感悟和认知上发掘其价值维度,并以此贯穿全文对原生态民俗文艺“生活相”的价值立意。而此原生态民间生活、民俗文艺的“生活相”,才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石宝山歌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此意义上,本文也不回避“原生态的幻象”之由产生,至少在学术领域,与(部分)学术话语的高屋建瓴建构、学术行业生态不平衡甚至民俗事相研究的碎片化有关。其次,本文溶入式的田野生活经历还观察到,在更为现实的全球化、消费商品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以及国家相关时政推行的背景下,歌会、白曲、歌手原有的生成生态,正在面临着诸如中小学“撤点并校”、白语(母语)自然习得过程的“优先后置”等等传承生态场、传承语言载体的“生态危机”;以及普遍意义上,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对着的“文化变迁的逻辑”。由此,“原生态的幻象”还有其隐喻意义和警喻价值。总之,“原生态”的视角及理论构拟,是本文正视学术自身发展,力图保持现实人生关注和不回避时代要求的学术立场,以及为之的一个努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要想在生活场和生活流中“活态传承”,对“原生态”的认识及价值维度的发掘就需要更为本土的、客观务实的学术态度,需要充分尊重文化主体的文化意愿。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关键词】 原生态; 幻象;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宝山歌会;
内容摘要 6-8
Abstract 8-10
引论 原生态——朝向当下少数民族民歌田野的视角 13-30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13-16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22
三、相关研究综述 22-26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6-30
第一章 “原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族文化重建的一个契机 30-56
第一节 “原生态”——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浪漫 30-32
第二节 论争与启示——各学科论域中的“原生态” 32-38
第三节 “原生态”的国情语境与本土理论构拟的意义 38-45
第四节 学术与生活的对话——民俗学视野下“原生态”的个案分析 45-52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原生态” 52-55
小结 55-56
第二章 印象:众声纷纭的石宝山歌会 56-77
第一节 印象之云南·大理·剑川 56-59
第二节 印象之石宝山石窟 59-64
第三节 印象之石宝山歌会 64-68
第四节 印象之大理白族民歌·剑川白曲·山花 68-75
小结 75-77
第三章 民间表述与现实诉求:被规训的石宝山歌会 77-92
第一节 民间的表述:石宝山歌会起源传说 77-80
第二节 作为现实诉求的石宝山朝山会 80-8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石宝山朝山歌会的发展 85-88
第四节 被规训的节日——官办歌会节(1999—2009)概况 88-91
小结 91-92
第四章 现象:朝向当下田野的石宝山歌会调查报告 92-143
第一节 原生态歌会调查之一——2010年石宝山歌会调查笔记 93-106
第二节 白曲现场对唱实例之一——2010年歌会白曲试析 106-114
第三节 原生态歌会调查之二——2011年石宝山歌会调查笔记 114-132
第四节 白曲现场对唱实例之二——2011年歌会白曲试析 132-138
第五节 基于民众主体价值认同的石宝山朝山歌会的原生态概貌 138-141
小结 141-143
第五章 生活相:剑川白族民俗生活世界中的歌与会 143-172
第一节 歌会、歌手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143-149
第二节 剑川其他民间节日与石宝山歌会节比较 149-161
第三节 “他者的倾诉”——石龙村民李绚金日记 161-165
第四节 生活相——村落日常生活中的活态白曲 165-170
小结 170-172
第六章 作为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精品的剑川白曲 172-203
第一节 白曲艺术类型概述 173-180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下的白曲经典演绎与新编创白曲 180-186
第三节 当前活跃的新生代民间歌手及其相关演唱活动 186-191
第四节 “曲仙”苏贵及其当代创作 191-200
小结 200-203
第七章 朝向当下生活场的原生本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 203-234
第一节 “幻象”原生态与学术话语的“脱域” 203-206
第二节 朝向当下田野的原生本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 206-213
第三节 剑川中小学“撤点并校”和“白语学校”:新时政下的白曲传承生态 213-219
附 文化变迁的逻辑——以被复兴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集市沙溪寺登街”为例 219-232
小结 232-234
附录一 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歌会位置图、地理环境形貌图 234-236
附录二 剑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石宝山歌会节安排情况一览表(1999—2009) 236-243
附录三 2010年、2011年石宝山歌会部分现场对唱实录、部分白曲汉字型白文记录 243-258
附录四 2010年、2011年石宝山歌会部分现场对唱视频、音频实录光盘 258-259
参考文献 259-271
后记 271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