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市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及分类研究 陈锦,张明慧** 作者简介:陈锦(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经济 通信联系人:张明慧(1972-),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经济与管理,煤矿安全管理. E-mail: 1 城市化的内涵及测度 1.1 城市化内涵 对城市化内涵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大部分城市化水平研究中,都以“人口城市化”作为衡量城市化的完整和唯一定义,即城市化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5]。这种界定方法对于复杂系统的城市化过程,45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转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分布结构的转化。因此,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城市化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50 1.2 城市化测度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人口、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本文拟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来建立一个全面、真实地能够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便描述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速度和分布[6]。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依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主导性、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等4大原则[7],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城市55 化水平4个方面选取了共12个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表1)。 表1 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Tab. 1 urbanization level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类型 具体指标 编号 城镇人口比重(%) x 1 人口城市化水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x 2 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 x 3 人均GDP(元) x 4 经济城市化水平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x 5 非农产值比重(%) x 6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m2) x 7 社会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x 8 万人医生数(人) x 9 居民消费性支出(元) x 10 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 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x 11 城镇居民年底储蓄(亿元) x 12 2 城市化水平分析 60 为了克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重叠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8],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内部协调性分析法客观测算了江苏省13市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13市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及分类。 2.1 因子分析 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进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9],选取的12个65 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为了确定待分析的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于作因子分析,首先 采用KMO 检验和Bartlett 检验(表2)。 表2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Tab. 2 KMO test and Bartlett test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807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203.144 df 66 Sig. .000 70 检验结果表明, KMO值为0.807,在0.5—1.0之间;Bartlett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03.144,相应的显著性概率(sig)接近0,为高度显著,因此原有变量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 0 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3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87.326%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为了75 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每个因子的实际意义,使因子结构更简单、更易于解释而进行因子正交旋转,使每个因子上具有最高载荷的变量数目最少,可简化对因子的解释(表3)。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1.859%,其高载荷的指标有:万人医生数、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居民年底储蓄、城镇人口比重,在此将其命名为“城市生活发展水平”;第二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6.962% ,其高载荷的指标有: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80 居民消费性支出、非农产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在此将其命名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504%,其高载荷的指标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此将其命名为“城市环境发展水平”。 表3 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Tab. 3 factor loading matrix of maximum variance cross rotation 85 主因子 F1 F2 F3 万人医生数 0.941 0.237 0.135 万人在校大学生数 0.941 0.025 0.145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0.927 0.240 0.173 城镇居民年底储蓄 0.860 0.474 0.049 城镇人口比重 0.696 0.681 0.164 人均GDP 0.304 0.926 0.114 居民可支配收入 0.494 0.845 0.066 居民消费性支出 0.523 0.827 0.030 非农产值比重 0.434 0.797 0.188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0.231 0.561 -0.183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371 -0.213 0.772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0.068 0.532 0.716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得到江苏省13市的城市化水平得分及其综合排名(表4)。 表4 江苏省13市城市化水平得分 Tab. 4 urbanization level scores of thirteen cities in Jiangsu provice 95 城市生活发展水平F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F2 城市环境发展水平F3 综合得分 地区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南京 -0.3071 9 2.2158 4 -0.2185 13 0.167294 1 无锡 -0.5361 12 2.8825 2 -0.1539 9 0.144216 3 徐州 -0.1656 5 1.1817 9 -0.1239 3 0.087465 10 常州 -0.3544 10 2.2276 3 -0.1878 12 0.142647 4 苏州 -0.5520 13 3.0194 1 -0.1743 11 0.155866 2 南通 -0.2468 7 1.6491 6 -0.1554 10 0.113837 5 连云港 -0.1243 2 0.9920 12 -0.1228 2 0.080929 12 淮安 -0.1381 3 1.0577 11 -0.1254 4 0.083316 11 盐城 -0.1530 4 1.1512 10 -0.1351 7 0.089133 9 扬州 -0.2685 8 1.6276 7 -0.1299 5 0.098935 8 镇江 -0.3689 11 2.0582 5 -0.1324 6 0.109655 6 泰州 -0.2281 6 1.4914 8 -0.1412 8 0.099863 7 宿迁 -0.1046 1 0.8132 13 -0.0992 1 0.064795 13 2.2 城市化水平分类 为了深入研究江苏省13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再进行分层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od),数据测量尺度采用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将江苏省13市分为4类(图1)。 100 Rescaled Distance Cluster Combine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连云港 7 -+ 淮安 8 -+ 105 徐州 3 -+---------------------+ 盐城 9 -+ | 宿迁 13 -+ +-------------------------+ 南通 6 -+ | | 扬州 10 -+-----+ | | 110 泰州 12 -+ +---------------+ | 南京 1 -+ | | 常州 4 -+-----+ | 镇江 11 -+ | 无锡 2 -+-----------------------------------------------+ 115 苏州 5 -+ 图1 聚类分析树形图 Fig. 1 tree deriv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由图1可知,这4类地区有显著的聚类特征:第一类包括苏州、无锡;第二类包括南京、常州、镇江;第三类包括南通、扬州、泰州;第四类包括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120 纵观图1, 江苏省13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化水平也高;同时也呈现出地域差别,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而苏 中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又高于苏北地区。 2.3 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计算得到各类地区每项指标的均值得分(表5),从而125 有利于对各类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表5 四类地区各因子得分的均值 Tab. 5 factors average marks of four areas 类别 城市生活发展水平F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F2 城市环境发展水平F3 1 -0.5441 2.9510 2.2428 2 -0.3435 2.1672 -0.1796 3 -0.2478 1.5894 -0.1422 4 -0.1371 1.0392 -0.1213 第一类地区除第一因子均值较低外,其他各指标的得分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第二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最高,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二类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130 第三类地区3个因子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而第四类地区的城市生活发展水平最高,其他2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4 城市化水平的内部协调性分析 利用原指标体系构成12维向量空间X =(x 1, x 2,… x 12),X= (x1, x2,… x 12) ,记X *= X ,X * *= 0.8X,X * * *= 0.6X。若某个市每个指标都符合X≥X *,将其归为A 类;135 在剩余样本中,若某个市每个指标都符合X ≥X * *,将其归为B 类;依此类推。在此,将江苏省13市分别归为A、B、C、D、E、F四类,其城市化发展的内部协调性顺次递减(表6)。 表6 13市城市化发展的内部协调性分类 Tab. 6 internal coordin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irteen citie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140 类别 地区 A 苏州 综合得分排名 2 B 南京 常州 综合得分排名 1 4 C 无锡 南通 徐州 综合得分排名 3 5 10 D 镇江 扬州 综合得分排名 6 8 E 泰州 盐城 淮安 连云港 综合得分排名 7 9 11 12 F 宿迁 综合得分排名 13 分类结果与综合评价排序大体一致。其中,苏州城市化发展的内部协调均衡性最好,这说明城市发展不仅快,而且质量也高。而宿迁不仅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内部指标的均衡性也较差。 3 结论与建议 3.1 城市化差异特征分析 145 分析表明:①江苏省13市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地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化水平也高;同时也呈现出地域差别,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而苏中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又高于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递减。②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内部协调性也越高。而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其内部协调性也较差。 150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代发论文 代发论文 职称论文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