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文献资料、访谈的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得到了较大发展,在高校体育以及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其性质、地位、结构、功能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仍然存在受重视不够、组织管理混乱等问题;需进一步探寻其规律和问题解决的办法,以使大家对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有新的认识和展望,并为其规范化发展献策献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特征;综述 自1980年代起,中国高校就蓬勃地掀起了一场“社团革命”,其中折射出的公平、友爱、竞争等精神格外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伴随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今它的存在已成为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奥运会后国家体育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全民健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上来,“全民体育”已成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主题,因此,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时期。目前,针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各种研究也不断增加,内容更加全面,质量得以提高(主要集中在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文章共约29篇,见表1),这对于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1 概念的阐释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组成部分,既具有社团最基本的属性,又具备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2 产生的背景 首先是源于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体育社团是随着社会进步,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的贯彻落实,国民体育意识的不断加强而逐步建立和壮大起来的,是校园体育文化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是学校体育不断发展的产物,具有高校体育教育的时代特色。其次是体育需求增长的结果。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加快,学生体育消费和体育需求增强,原来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等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追求体育健身与娱乐的体育需求,因而,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应运而生[2]。再则是体育资源和权益分配代写论文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现象。大学生人数的急剧扩张导致学校教育资源的紧缺,体育资源的有限势必导致不同利益群体在占有有限体育教育资源上的竞争;它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社团成员的体育权益,也给高校体育社团创造了良好契机。它的存在与发展是日益宽松的高校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学校、个人发展要求的必然,体现着高校体育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和进一步的自我完善[3]。 3 开展的特点与特征 3. 1 体现“自发、自主”的组织与管理特征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单项运动项目分类构成的组织形式。从管理层次来看,有主要由行政领导或以系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以及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由组成的组织形式。前者有稳定的成员,存在时间较长,后者多为临时性组织,成员较为广泛。社团中,绝大部分是男性成员,女性成员或女性社团很少。社团的管理与运作多以志愿参与形式为主,组织与管理具有自发、自由、自主性和参与成员的可塑性、体制结构的松散性、业余性、民间性。同时,因为其聚集方式的灵活性,体现出某些民间组织所具有的优越性特征[4]。从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视角来看,行政部门的干预也存在一定合理性。尽管社团组织可以由学校组织创立,受其管理和资助,但它仍然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并不应该真正隶属于高校团委、学生会,因此,它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灵活[5]。另外,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也不同于体育课,完全是学生自主管理,没有强制的管束,由于学生参与的自愿性,社团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强。 3. 2 具有“实效性”的经费筹措与活动开展特征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一种非赢利组织,它以互益为宗旨。社团进行的任何收费和开展赚取利润的活动,都应该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投入到组织的宗旨所规定的活动中去,而不是在组织管理者之间进行利益分配。经费以自筹为主,学校拨款为辅,主要来源于社团成员所交纳的会费及社会赞助。社团活动缺乏固定经费来源,成员包干各自基本费用(服装、器材等) ,活动时经常是公共部分实行AA制。参加体育社团活动要交纳一定的会费和活动经费,这样的运作方式是一种“准市场”型[6]。 目前,各高校都有种类众多的学生体育社团,以社团活动的主要项目和活动形式大致可以把学生体育社团划分为球类、棋类、技击类、健美舞蹈类、跑步类、溜冰类、裁判类、球迷类和啦啦队类等九大类。就具体的社团活动类型来看,可以把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划分为竞赛型、培训型、健身型、表演型、交往型和休闲型等。活动以单项运动形式为主,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具有活动灵活、内容丰富、目的、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一方面与社团成员,大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与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非功利性有一定的关系。 3. 3 多样化的功能与功效特征 3. 3. 1 学校体育的辅助与发展性功能 高校体育社团有力地补充了学校传统体育工作的不足。各专项体育协会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体育课的不足,是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7]。过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除了体育教学以外,就是早锻炼、课外班级、小组活动等形式,其活动范围窄、交流范围小。而体育社团却面向整个学校,包容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系部、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面扩大;学生更多地在体育社团中实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是课外活动的载体。研究还表明,有相当部分的高校除田径运动会、几大球类比赛由学校体育部门、团委、学生会来组织。其他的比赛活动基本上依靠体育部门的指导,由学生体育社团来组织完成。逐步实现“学生体育学生办”的体育项目开发体系,提供大学生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平台[8]。 体育社团的建设有助于整合体育资源。高校扩招,学校的体育资源严重不足,而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却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校内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弥补了学校师资、财力等各方面条件无力顾及某些学生所爱好的某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使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压力,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3. 3. 2 充实与完善了体育教育功能 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终身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行为。有研究表明,我国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上不彻底,学校体育的收益不高。学校体育教育的封闭状况,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学生体育社团使得体育教育一改过去的被动、封闭和单一,营造出自我、开放、多样的社会化的终身体育教育环境[9]。据调查,体育社团领导者、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是该社团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体育社团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业务、指导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促进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培养学生干部的摇篮。学校体育社团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正好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领域和载体[10],还起着培养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与行为等其它诸多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而具有全面教育的功能。 3. 3.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效应 体育社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会自发的参加体育锻炼,并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增进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育行为显著相关。参与体育社团组织的大学生比非参与体育社团组织的大学生锻炼次数、时间、参与强度、方式上比非参与体育社团组织的大学生多[11]。 大学生在社团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中身体力行,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提升、展示了自己,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益[12]。此外,体育社团还能激发学生运动才能,为高校运动队提供了人才库,也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竞争的愿望。 3. 3. 4 反映时代气息的校园体育文化效应 学生接受了一些时尚的健身活动(如攀岩、登山、极限运动、街舞、瑜伽等),成立相应的社团组织,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增添了时尚气息,是大学生活的调味剂和增味剂。它还极大丰富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体育专项知识传播,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中介。使得会员相互之间的接触、交流更为容易和频繁,学生的潜质更容易被发现,归属感、团队精神更容易培养,从而有利于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营造氛围[13]。多渠道、深层次的体育社团活动开发了校园文化潜能,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昂扬进取,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所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所达到的高度。 3. 3. 5 “双赢”的体育社会效应 体育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和院系,体育社团活动给本来联系不多的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14]。体育社团组织部分工作已完全走出了校园,深入社区,直接面对社会,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锻炼了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开拓了一个接触社会和社会进行交流的窗口,为自己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传播体育文化。学校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的纽带。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学校体育社团成员身体素质较高,健身意识较强,体育文化底蕴较深。因此他们在终身体育意识的区域性普及、社会体育团体骨干培养、校外群体竞赛、校际体育交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促进社会体育文化建设,带动校外群众体育发展和多元化体育活动中有很强的辐射、示范和榜样作用[15],既促进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又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4 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探究 4. 1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总体来看,高校体育社团的地位和发展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跟不上我国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全民体育的形势和要求。具体体现为:学校在社团建立、活动申报、骨干培养、考评激励等方面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学生体育社团缺乏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职能部门对社团进行正确的引导、过问很少,任其自生自灭[16]。在社团内部,社团干部素质不高,缺乏服务意识,导致社团没有凝聚力,组织不力;缺乏真正的理论和技术上的必要指导,这使得社团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健身不足,娱乐有余,大多注重短期效应,没有长远规划,难以持久地开展活动。特别是活动经费短缺,外来社会赞助极少,活动组织少,层次不高、参加社团的学生意见较大。大多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环境比较简陋,场馆满足不了需要,致使社团活动不能经常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种类少、规模小,社团活动内容倾向于少数传统项目,组织活动及运动水平普遍不高,女性社团尤为明显,对高年级学生不具有吸引力,三四年级退出社团的比例高[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