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民增收的缓慢,不仅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约农业的全面发展,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随着改革开发的日益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关系着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三农”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农民收入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保持长效的增长,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界学者一直致力于探索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但大多数研究都只关注于国家、省市一级,且大多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很难找到一套适合全中国广大农民增收的方法。各界学者提出的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普遍存在短期性,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苏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在“新苏南模式”的不断实践过程中,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选题定位于“新苏南模式”这一特定经济模式下农民增收的途径研究,将所研究的区域定位在最具经济活力的苏南地区,本着落后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首先分析了“新苏南模式”下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及结构特征,随后选取了“新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昆山市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全面比较了农民增收取得的成效,重点剖析了农民增收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力资本状况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缓慢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落后等制约因素。最后在批判、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学者有关农民增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成果,通过昆山真实的数据和基层实际的操作办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具体解决途径: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科技兴农扶持,提升农民增收的增长幅度。
摘要6-8
第一章 绪论11-24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4
第二节 研究综述14-23
一、国外研究状况14-20
二、国内研究状况20-23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23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23-24
第二章 新苏南模式与农民增收理论概述24-31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4-25
一、新苏南模式中农民的概念界定24-25
二、农民收入的概念界定25
第二节 农民增收的基本理论25-31
一、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转移的理论25-27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土地产权的理论27-29
三、有关诱致技术变迁的理论29-31
第三章 新苏南模式下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以昆山为例31-45
第一节 新苏南模式下农民增收现状的分析31-40
一、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现状31-32
二、苏南农民收入的结构特征32-35
三、昆山农民增收取得的成效35-39
四、影响昆山市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39-40
第二节 新苏南模式下影响昆山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40-45
一、农民人力资本状况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0-41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缓慢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41-43
三、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影响农民增收的加速43-45
第四章 新苏南模式下昆山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45-51
第一节 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5-47
一、改革现有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45-46
二、鼓励农民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46-47
三、加速城镇化进程,辅助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渠道47
第二节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农业产业化47-49
一、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48
二、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48-49
三、加强农业载体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49
第三节 加大科技兴农扶持,提升农民增收的增长幅度49-51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49-50
二、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50-51
第五章 结论52-53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MBA论文 研究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