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身与周边县级单元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均较低的县域集中连片分布在皖南、皖西南地区;空间 差异较大,区域自身水平较高,但其周边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县域包括庐江县、无为 县、铜陵县、南陵县等;空间差异较大,区域自身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但周边较高的县域 包括怀远县、长丰县、太湖县、含山县、凤台县等。总之,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 空间差异较小的县级单元集中分布在皖北、皖南、皖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空 105 间差异较大的县级单元集中分布在皖中地区(图4)。 图4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 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110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看,皖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 高,是安徽省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皖北地区的怀远县83.43 、 霍邱县83.66 、临泉县106.70 等农业现代化指数较高,说明皖北地区的农业自然基础条件 优越,农业资源众多,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投入较多。从原始指标上看,有效灌溉面积、 大量的耕地面积以及众多的农村劳动力是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皖 115 南与部分沿江地区受到各种资源因素的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不及皖北地区,但皖 南经济水平较高,皖南地区应协调好非农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鼓励土地少数种田者 向大户集中,以达到规模化生产,最终提高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3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3.1 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120 安徽省南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发展也不平衡,因此, 各地应因地制宜的选择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首先,各地区应综合考虑经济因素、自然因素、 政策因素和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影响,按照发挥优势、高产、高效、环保农业与突出地方特色 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其次,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应依托三个 分区 (北部平原、中部丘陵、南部山区)的产业特色,融合三方实力,即壮大农业龙头企 125 业、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与壮大农业大户三方实力相结合。最后,合理推进土地、资金、 劳动力、科技四大要素高效配置,密切产业各方利益联结,打造“优质、高产、高效、生态、 环保”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同时加快规模化经营、绿色生态休闲农业等多种创新模式研究, 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3.2 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130 首先,安徽省临江地区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外向、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模式。 皖南部沿江地区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交通的便利,调整农业结构,打造果品、茶叶、畜禽、水 产四大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积极引进投资者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新模式的引进与推广力度,聚力打造生态、低碳、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此模式主要适 用于宿松 望江 安庆市辖区 枞阳 东至 池州市辖区 铜陵市辖区 铜陵(县) 无为 和县 繁 135 昌 芜湖市辖区 当涂 马鞍山市辖区。其次,皖南地区应依托南部山区发展 “旅游观光、绿 色生态”的模式。积极谋划观光休闲项目,以南部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为重点,大力发展 自然生态旅游业,形成布局合理、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齐全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格局。此模式适用黄山市、安阳县、潜山县等地区。最后,依托北部平原资源的优势,发展 “规模经营、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皖北地区应进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培养种植 140 大户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土地集约型”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积极发展节地、节 肥、节水、节种、节药等节约型农业生产;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建设好水稻、玉米、花生等 机械化耕作示范区项目,最终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模式”。此模式适用太和县、阜南县、 利辛县等平原地区。 3.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145 首先,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的经济投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 展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造与农业旅游观光 业等现代化农业模式的发展,最终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资管理 体制。其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制度建设。利用先进知识武装农 民,利用现代化科技武装农业;引导涉农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能力,并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 150 院校合作发展,构建起完善的农业现代化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类职业技术 教育相结合,并适时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民经营管理市场的理念。最后,结合当地的 自然条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经营权进行片区域流转,逐步 形成“高效、规模、集中、连片”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与利用率。 4 结论 155 (1)安徽省62 个县级单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即欠发展区、发展区、 较发达区与发达区,安徽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属于“金字塔”型结构,其中农业现代化 水平欠发展区与发展区占安徽省的近2/3 的比重,待发展的县级单元较多,位于金字塔塔底, 发达的县级单元较少,位居金字塔塔顶。 (2)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区域空间差异较小的县 160 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北、皖南、皖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的县级 单位集中分布在皖中地区。总体上看,皖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皖南与部分沿江地区农 业发展力度总体不及皖北地区。 (3)安徽省南北地区因地制宜应有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安徽省临江地区发展 “高效、优质、高产、外向、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模式,安徽省南部依托山区的发展 “旅 165 游观光、绿色生态”的模式,安徽省北部依托平原资源优势发展“规模经营、生态循环”的 农业模式。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Tsou P.W.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e.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46,( 3) ,773 - 790. 170 [2] Hans Binswanger. .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1986,( 1) ,27 - 56. [3] Yang Dennis Tao. ,Zhu Xiaodong. .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Long - Term Growth. IZA discussion paper. No.5239. [4] 杜江、王雅鹏: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2005 年第 3 期。 175 [5] 洪银兴: 《三农现代化途径研究》,《经济学家》2009 年第1 期。 [6] 王国敏,周庆元. 我国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经济纵横2012, 2 :69-74. [7]钟阳, 丁一兵, 赵宣凯. 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J]. 南京社会科 学,2012:(4)54-57. [8] 王国敏: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80 2009 年第 5 期。 [9] 丁谦、孟卫东: 《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村财政政策的转变———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经济体 制改革》2010 年第5 期。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论文 代写MBA论文 代写博士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