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搜神记》的文化研究方面,历来论者多局限于民间文化的视野,将《搜神记》视为一部民间文化的产物。本文则对这种研究思路提出了质疑。根据世界——作者——文本这样一个文本创作的规律,《搜神记》的成书应当兼顾干宝本人的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的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干宝的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文化环境来看,居于当时文化主导地位的世族对干宝有着很大影响,因而只以民间文化这样一种下层文化的视野来看待《搜神记》,无疑有片面之处。因此,本文将《搜神记》视作民间文化和上层世族精英文化共同的产物,从民间与世族文化的双重视野入手,来重新审视《搜神记》这样一部搜奇志异之作,以期更清晰地认识文本的传播语境、作者的创作宗旨以及文本的文化内涵,深化对《搜神记》作为史之“杂传”的认识。论文主体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搜神记》的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双重视角之形成。其一,干宝的民间文化视角是南方丰富的民间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南方地域文化既为干宝接触和收集大量民间故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使干宝对民间文化持一种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其二,干宝从学者到学者、官员兼有的身份转换实质上是知识与权力的交融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决定了他在《搜神记》创作中所采取的立场和视角不可能脱离世族精英文化的范畴。精英文化视角和民间文化视角两者相互渗透和结合,赋予了《搜神记》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儒道文化与《搜神记》的文本文化意蕴。在对《搜神记》故事按内容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搜神记》的文本基本上与佛教文化无涉,但却具有鲜明的神仙道教特征。其原因是由于魏晋以来道教自身向世族靠拢以及世族在道教化过程中对神仙道教的主动选择。在道教文化之外,干宝还本于两晋之际的社会历史现实,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历史批评来表现对于现实的关注,体现了作为史官的干宝所具有的儒家文化情怀。第三部分,魏晋伦理观念与《搜神记》叙事伦理。魏晋以来,社会伦理观念随着社会思潮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而《搜神记》在故事的伦理关系处理上正是依据魏晋现实世界的伦理原则。从家国观念来看,《搜神记》体现的是魏晋以来重视家庭(或家族)的观念,故而尤其侧重阐扬孝亲之道。而当《搜神记》故事在面对情礼矛盾时,也遵循的也是现实世界缘情制礼的处理方式。第四部分,玄学风气与《搜神记》的情感世界。魏晋玄学思潮的间接影响,在婚恋故事和死亡故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婚恋故事人物身上,作品竭力表现了魏晋玄学文化中的尚情倾向。而到了死亡悲剧中,由于玄学影响下出现的“情累”观念影响,所以干宝对死亡悲剧的叙事就呈现出了一种冷静的态度。
【关键词】 《搜神记》; 双重文化视角; 儒道文化; 伦理观念; 玄学风气;
摘要 3-5
Abstract 5-6
第1章 绪论 9-15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9
1.2 《搜神记》研究现状分析 9-12
1.3 本文研究内容 12-15
第2章 《搜神记》的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双重视角之形成 15-25
2.1 南方地域文化与《搜神记》民间文化视角的形成 15-19
2.2 知识和权力的交融:《搜神记》精英文化视角的形成 19-25
2.2.1 以世族精英文化为核心的知识背景 19-21
2.2.2 从知识到权力:《搜神记》精英文化视角的形成 21-25
第3章 儒道文化与《搜神记》的文本文化意蕴 25-37
3.1 《搜神记》道教文化表现特征 25-30
3.1.1 以神仙道教为主导的宗教文化特征 25-28
3.1.2 《搜神记》道教文化特点之成因 28-30
3.2 《搜神记》的儒家文化精神蕴含 30-37
3.2.1 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搜神记》中的历史化解释模式 30-33
3.2.2 历史化批评:干宝儒家文化精神的体现 33-37
第4章 魏晋世族伦理观念与《搜神记》叙事范畴 37-47
4.1 世族家国观念的演变与《搜神记》叙事的伦理特点 37-42
4.1.1 家国观念的演变 37-40
4.1.2 《搜神记》叙事伦理中的现实性 40-42
4.2 《搜神记》中的情礼关系探析 42-47
第5章 玄学风气与《搜神记》的情感世界 47-53
5.1 人鬼皆有情:《搜神记》婚恋故事中的尚情倾向 47-49
5.2 玄学视域下《搜神记》死亡悲剧的情感特征 49-53
结语 53-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9
学术论文网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