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同行评议中的几个折衷问题研究# 张昊,朱小玉,张金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0303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新教师类) (20100162120018);湖南省软科学项目(2010ZK3061)。 作者简介:张昊,(1978-),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评价理论、多媒体通信。 通信联系人:张金焕,(1981-),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科技评价。E-mail: zhang_jh81@163.com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75) 5 摘要:本文探讨了开放式同行评议与传统同行评议的不同,从评审人数、文章发表时间、荣 誉共享等方面首次讨论了在开放式同行评议系统中的几个折衷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适用于开 放式同行评议系统的折衷模型。 关键词:开放式同行评议;折衷;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9 10 RESEARCH ON SOME TRADE-OFF PROBLEMS IN OPEN PEER REVIEW ZHANG Hao, ZHU Xiaoyu, ZHANG Jinhu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i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15 Abstra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en peer review and traditional peer review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We discuss some trade-off issues in the open peer review system.Trade-off models for open peer review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its differences with traditional peer review. Keywords: Open Peer Review; trade-off; model 20 0 引言 对传统的同行评议模式的分析与批评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一般认为,近几年兴起的开放 式同行评议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议模式,能够部分解决传统同行评议模式的一些问题。比如开 放式评议的评审周期短,评审人的责任心比较强,具有交互式特点等[1-4]。 25 在众多的开放式评议期刊中,2001 年开始发行的ACP 期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5]。ACP 的特点是论文评审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初审的要求是要快速发表,这与传统期刊几个 月甚至几年的评审周期而言,其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经过初审后的文章发表在ACP 的 论坛(ACPD)并进行八周的公开讨论。在这八周期间,评审人,其他感兴趣的研究人员都 可以参与论文的评论,作者可以与他们进行交互式探讨,而且所有这些讨论都将公开、存档, 30 而且这些讨论将作为复审的参考。评委进行复审后,如果论文被接受,将发表到主要期刊上 [5]。这种分为两个阶段的开放式评议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评议模式评审的一些问题。 作为一种比较前沿的评议模式,开放式评议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接下来我们 将探讨这些因素,而且讨论如何通过建模方式解决开放式评议中的几个折衷问题,以补充和 完善开放式评议模式,使其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35 1 开放式评议中的几个折衷问题 根据以上对开放式评议系统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与传统评议系统的不同。我们在 其中发现了一些折衷(trade-off)问题。所谓折衷问题就是该问题所涉及的不同目标之间可能 会互相矛盾,可采用优化方法,解出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1.1 评审人数对论文质量的影响问题 40 ACP 期刊的评审分为两个流程。其中与传统期刊很关键的不同点在于,它允许非指定 评委对该论文发表公开意见,作者对这些意见的回应显然将作为最后发表的重要依据。那么, 参与讨论的人数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们认为,结果是有利有弊。参与讨论的人数多,将提 出更多有用意见,那么作者将根据这些意见对论文做出修改将可能会提高最后发表的论文质 量。但是,人数过多,也会分散作者的精力,延迟发表时间。而且,如果意见良莠不齐,评 45 审专家和编委将耗费大量精力来确定哪些意见是中肯的,哪些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也很难有 精力来决定作者是否很好地解决了对论文提出的所有重要意见。因此,确定适中的人数是一 个很关键的问题。 1.2 论文发表时间对论文质量的影响问题 相对传统期刊,开放式期刊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发表快。比如ACP 在第一阶段经过初 50 选将很快地发表在论坛。相比有些传统期刊长达数年的发表周期,开放式期刊加快了信息传 播的速度。然而,发表速度产生了几个问题: 其一,可能全世界有好几个研究小组同时在做某个方法,因为没有出最后结果,都不能 被正式期刊接受。但是其中一个研究小组在成果还不成熟时,抢先发表在开放式期刊论坛中。 那么如果该方法是正确的,这个荣誉可能要属于该抢先发表的研究小组,但这显然对其他研 55 究小组是不公平的。如果该制度推广开来,大家都将会争相发表不成熟的成果,这将对论文 质量产生影响。 其二,目前期刊众多,读者可能没有时间看过多的论文。而如果开放式期刊的论文发表 过快,评审过程过于草率,那么将产生大量论坛论文。读者看这些质量不一定过关的论文将 耗费大量时间,而不一定能得到最有用的信息。因此,发表时间的速度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也 60 是一个折衷问题。 1.3 荣誉分享的问题 在传统评议方式中,评审人没有得到什么荣誉,因此在开放式评议模式中,这个状况得 到了一些改善。开放式期刊将不光发表论文,还将公布评审人,参与讨论的读者的意见和作 者的回复。整个讨论过程都将公布,这是对评审人工作的肯定。如果评审人对论文提出了某 65 些新的观点或者好的修改意见被采纳,那么该意见将跟论文一起发表。然而,作者的荣誉将 会被分掉一部分,这不一定是所有作者希望看到的。如果作者对该问题存有疑义,那么这个 因素可能会阻碍他们向开放式期刊投稿。因此,荣誉分享也是一个重要的折衷问题。 2 折衷问题的建模与优化 折衷问题的建模是很重要,一般可以用优化方法来解决。我们在这篇文章里面考虑了一 70 些理想简化的模型,作为以后研究的基础。 2.1 评审人数问题建模 我们提出一个优化模型来确定最优参加讨论的人数: 1 1 . . ( ) max ( ) s t t n T f n ≤ (1) 其中n 为参加讨论的人数, f (n) 为效用函数,表示论文质量,是n 的递增函数。( ) 1 t n 75 是时间消耗函数,表示作者、编委、评审人、读者消耗的时间。T1 是时间约束。显然,参 与讨论人数越多,建议就越多,消耗的时间就越多。f (n) 、( ) 1 t n 可以通过实际数据,问卷 调查等方式拟合出来。一旦函数确定,该问题就可以通过一般的优化方法求解。 2.2 论文发表时间建模 s t t T m t M q t . . ≤ , ( ) ≤ max ( ) 2 2 2 2 (2) 该模型中2 t 是论文审稿时间。( ) 2 q t 是论文质量,表示为2 80 t 的递减函数,即发表时间越 快,质量越低。( ) 2 m t 为单位时间发表论文篇数。其约束条件一表示论文审稿的时间不能大 于2 T ,这保持了开放式评议的优点。约束条件二限制了论文发表篇数,这样可以节省读者 时间。 2.3 荣誉分享折衷建模 0 . . ( ) max ( ) s t q w q h w ≥ 85 (3) 该模型中w 是荣誉分配因素。h(w) 是作者分配的荣誉, q(w) 是论文质量,是w 的函 数。约束条件表示论文质量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0 q 。荣誉分配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参与讨 论人数,评审时间,论文公开讨论时间等等。 3 结论 90 本文讨论了开放式同行评议中的评审人数,论文发表时间,荣誉分享等几个折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对同行评议的推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建模方法,希望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在实际问题中对这些模型进行具体化。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95 [1] Harnad S, Brody T. Comparing the impact of open access (OA) vs. non-OA articles in the same journals [OL].[2004-7], D-lib Magazine,2004,10(6).http://www.dlib.org/dlib/june04/harnad/06harnad.html [2]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B/OL]. http://www.doaj.org [3] GOLDBECK-WOOD S. Evidence on peer review - scientific quality control or smokescreen [J]. BMJ 1999, 318:44-5 100 [4] VAN ROOYEN S, DELAMOTHE T, EVANS SJ, SMITH R. Effect of open peer review on quality of reviews and on reviewers' recommendations: a randomized trial [J]. BMJ, 1999, 318: 23-27. [5] Ulrich Pöschl. Interactive Open Access publishing and peer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spectives of transparency and self-regulation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nd evaluation[J]. Liber Quarterly, 2010, 19: 293-314. 105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硕士论文 代写论文 代写MBA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