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语言a2≈b2 以及a3≈b3 均可成立,即也可是事实。 我们知道,只要a1≠b1 是事实,a≠b 必然也是事实。这不难证明。同时,只要a2≈b2 135 以及a3≈b3 可成立,a≈b 自然也可成立。这样就不会陷于a≠b 且a=b 这样的逻辑悖论。 图5 一个崭新的机器翻译策略 Fig. 5 A Brand-New Machine Translation Strategy 140 由图5 可见,基于双语处理而设计的“解释+翻译”模型是一个崭新的机器翻译策略。 在图5 中,两红色数字序号①分别说明英汉双语各自的对象语言,即:词(a1)与字(b1), 而两黄色数字序号②则分别说明英汉双语各自的解释语言,即:词组(a2)与字组1(b2)、 句(a3)与字组2(b3)。旨在双方各自先完成从①到②即从对象语言到解释语言的转换。 之后,再进行从②到②即从一类解释语言到另一类解释语言的转换。其中,绿色Start 标识 145 说明双方各自语汇一级的两类解释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只是开始或起步,而绿色方框打钩的 标识说明双方各自语句一级的两类解释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才是完成或结局。 也就是说,在图5 所示的“解释+翻译”模型中,通常不考虑从①到①即从对象语言到 对象语言之间的直接转换,而是采取先完成从①到②即从对象语言到解释语言的解释转换, 然后,再进行从②到②即从一类解释语言到另一类解释语言的翻译转换。其特征在于: 先 150 进行从①到②即从对象语言的符号义项到解释语言的符号组合的同义并列对应转换即同义 项的符号组合之间相互解释;再进行从②到②即从一类解释语言的具体符号组合到另一类解 释语言的具体符号组合的同意并列对应转换即彼此同意把约定俗成的双语解释相互翻译。 在这两个步骤之中,第一步强调对语言基本结构单位(言)的义项解释,第二步则突出 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派生结构单位(语)的相互翻译,两步都要建立“同意并列、对应转换” 155 的一系列“双语对”作为双语之间相互解释、相互翻译的基础。这就是“解释+翻译”模型 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崭新的机器翻译策略的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的支撑点。细心的读者会发 现,新策略首先正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与字之间通常不可直译的事实,即:正视a1≠b1 的情 形,不奢求或贪念a1≈b1 的奇迹。进而,寻求在先解释、后翻译的策略方面建构独特的“解 释+翻译”模型,即:在a2≈b2 以及a3≈b3 均可成立的条件下实施机译。 160 5 结论 本文针对以往机译总体策略基本假设所蕴含的逻辑悖论,分析了一般和具体的机译策略 多个层次存在的问题,应用笔者在以汉语为例(实质上是以双语为例)的普通语言学研究上 取得的前期研究成果,从双语信息处理的角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解释+翻译”模型,为 给出上述一般的机器翻译策略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给出了一个崭新的机器翻译策略。它的 165 基本要点可概括为:先解释——分别用母语解释“语”中“言”的义项,后翻译——进而再 在不同的母语之间寻求共同或相似的一系列解释的基础之上来实施机译。其中,无论是单语 的解释还是双语的翻译,本质上都是依据“同义并列、对应转换”法则,这是普通信息学的 研究对象即信息基本定律(科学假设)的第二条法则,实施“同意并列、对应转换”的机译 操作,其中涉及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最后,本文再次指出“直译和转译的金字塔模型” 170 (一般的机器翻译策略)中隐含a≠b 且a=b 的悖论并提请读者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机器 翻译一直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现在是否到了应该反思机器翻译一般策略的时候?提示:只 说a=a 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要说a=b 那就必须考虑a≠b 的存在,如果用置信代替取值(即 A Believes that C)就会像Frege 算术理论建构那样无意间埋下足以使理论大厦坍塌的悖论。 6 致谢 175 笔者应向对本研究有帮助的有关人士及单位表示谢意,他们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徐通锵 教授(因他把笔者领入以汉语为例的普通语言学研究领域),北京语言大学张普教授和洛阳 外国语学院易绵竹教授(因他两把笔者引入了中文信息处理研究领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 用研究所冯志伟研究员(因他肯定并长期鼓励笔者的汉语形式化研究),中科院计算机研究 所陈肇雄研究员和中软译星公司关维忠总工程师(因前者曾邀请笔者到华建集团考察交流而 180 后者曾两次邀请笔者到中软公司交流考察由此而把笔者引入机器翻译研究领域),北京大学 计算语言所俞士汶教授(因他曾给笔者提供了到北大介绍自己早期的研究成果的机会从而把 笔者引入计算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语言研究中心黄河燕总工程师(因她 曾给笔者提供了参加其主持的机器翻译会议的机会并在会后听取笔者介绍自己早期的研究 成果从而促进了笔者对机器翻译研究领域的了解),清华大学陈群秀教授(因她曾邀请笔者 185 到清华介绍自己早期的研究成果并把笔者介引入自然语言理解研究领域),微软亚洲研究院 黄昌宁教授(因他曾邀请笔者到微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组他的办公室认真听取笔者介绍自己 早期的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奚建清教授(因他曾多次认真听取笔者介绍自己早期研究 成果并把笔者引入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中科学院陆汝黔院士和清华大学张拔院士(因其 曾多次给予笔者支持和鼓励,前者把笔者引入知识工程研究领域,后者把笔者引入模式识别 190 研究领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志方教授(因他支持和鼓励笔者近年的学习和研究)。 学术论文网Tag:代写论文 代写代发论文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