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9
6.3.8 沉积物无机磷的形态 49-50
6.4 讨论 50-53
7 梁子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研究 53-58
7.1 前言 53
7.2 材料与方法 53
7.2.1 样器采集 53
7.2.2 分析方法 53
7.3 结果与分析 53-56
7.3.1 沉积物-水界面可溶性NH_4~+-N,NO_3~--N的剖面特征 53-54
7.3.2 沉积物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剖面特征 54-55
7.3.3 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 55-56
7.4 讨论 56-58
8.水生植物分解释放碳、氮、磷的研究 58-62
8.1 前言 58
8.2 材料与方法 58
8.3 结果与分析 58-60
8.3.1 对碳释放的影响 58
8.3.2 对氮释放的影响 58-59
8.3.3 对磷释放的影响 59
8.3.4 水生植物对湖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效应 59-60
8.4 讨论 60-62
9.梁子湖湿地土壤酶研究 62-69
9.1 前言 62
9.2 材料与方法 62
9.2.1 取样方法 62
9.2.2 测定方法 62
9.3 结果与分析 62-66
9.3.1 土壤中尿酶的活性 63
9.3.2 脲酶活性与土壤氮的相关性 63-64
9.3.3 土壤中磷酸酶活性 64-65
9.3.4 磷酸酶活性与土壤磷的相关性 65
9.3.5 土壤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65
9.3.6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的相关性 65
9.3.7 沉积物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65-66
9.4 讨论 66-69
10.梁子湖湿地植物对氮、磷的积累特征 69-74
10.1 前言 69
10.2 材料与方法 69
10.2.1 取样方法 69
10.2.2 测定方法 69
10.3 结果与分析 69-72
10.3.1 氮磷的含量特征 70
10.3.2 氮磷的积累特征 70-72
10.4 讨论 72-74
11.梁子湖湿地碳氮循环的模拟研究 74-81
11.1 前言 74
11.2 模型简介 74-76
11.3 模拟实验设计 76
11.4 结果与分析 76-78
11.4.1 碳、氮输入 76-77
11.4.1.1 碳输入 76
11.4.1.2 氮输入 76-77
11.4.1.2.1 大气氮沉降 76
11.4.1.2.2 人工施肥 76
11.4.1.2.3 根及秸杆氮的归还量 76-77
11.4.2 碳、氮输出 77-78
11.4.2.1 碳输出 77
11.4.2.2 氮输出 77-78
11.4.2.2.1 氮的淋失和流失 77
11.4.2.2.2 作物收获氮的输出 77
11.4.2.2.3 土壤氮的挥发输出 77-78
11.4.3 土壤-植物系统的碳、氮平衡状况 78
11.5 讨论 78-81
12.结语 81-83
参考文献 83-95
致谢 95-96
附录 96
学术论文网Tag: |